第116章向南向北(1 / 3)

加入书签

木质楼道被踩踏的吱呀声很大很急,还在进餐的任太后等人齐齐停著转头。

王坤直接闪身扑向了楼道口,看清来人后,又悻悻低头。

是徐阁老徐光启,穿的是件道装,手上拿着一个信封。

信封上的鸡毛在河风中颤动,封口的那团撕开的血色非常刺眼。

朱慈炅看到他的时候,还在他髯须上现了一颗饭粒。

见到朱慈炅,他竟然忘记了行礼,先递上信封,才躬身低头,出有些颤抖的声音。

“太后,陛下,建奴破关。”

任太后根本不懂这些,茫然的目光看向三岁稚子。

朱慈炅目光瞬间凝固,从信封中抽出信纸,字迹有点潦草,但内容还是表达清楚了的。

七月二十九日,朱慈炅离开通州的同一天,建奴十五万大军,分两路破长城马兰峪、大关口,遵化被围。

信的是顺天巡抚王雅元,蓟镇总兵朱国彦,兼理蓟镇总兵杨国栋,一式两份,同时送北京和皇帝行营。

因敌势大,王雅元要求固守蓟镇,等候援军。

朱慈炅的小手指间捏破了宣纸,掌心有些紧。

势大?

十五万。

比己巳之变还多,洪歹极这是不过日子了?

“这是赌国运啊。

老洪赌性这么大?”

朱慈炅低声呢喃,心底冷笑。

五万,朱慈炅或许还要担心,因为没法摸准他们的进功方向,说不定又“潜越”

了——就像历史上崇祯二年的噩梦。

但十五万,简直找死,洪歹极和蒙古人都没有办法保障这么多人的补给,单靠抢也维持不了。

看着徐光启鬓角渗出的冷汗,朱慈炅暗自皱眉摇头。

这太有失一个内阁阁老的风度了,所有人都看着你呢,说好的泰山崩于眼前而不改色呢?

算了,这人就从没处理过军务,阁老靠不住,只能靠自己了。

朱慈炅伸了下懒腰,看向王坤,语气平淡的开口。

“全军止步,停船靠岸。”

但船上徐光启带来的紧张氛围并没有缓解,皇骁卫高手和锦衣卫组成的护卫全部静立。

只有河风吹动龙旗的声音,和餐桌上残羹依然升起的热气,连素来心大的房袖举着的筷子也停在空中。

任太后感觉到了这气氛的严肃,上前拉起朱慈炅的手,“生什么事了?不去南京了吗?”

朱慈炅挤出微笑,拍了拍任太后的手背。

“娘不用担心,你就在船上休息。

一切交给儿子。”

朱慈炅回到了御船第二层,周登道,钱谦益,天工院行走们和在船上的几位将领全部围了上来。

“孙传庭、杨嗣昌、高文采、张名振、李若琏跟朕来,其他人散开,没你们事。”

稍顿之后又补充道,“徐阁老也来吧。”

御船第二层实际才是主要活动区,大臣勋贵们也集中在这层。

听到皇帝声音,朱由榔从一间屋里探出小脑袋,“皇帝侄儿要吃虾吗?今天中午有虾。”

朱慈炅笑了,“我已经在上面吃过了,榔叔自己慢用。”

朱由木爱从旁边伸出手来,一把就将弟弟拽了回去,对朱慈炅躬身行礼。

朱慈炅点点头,越过他们的房间,到了船头设置的“御书房”

谭进带人守在这里,朱慈炅看到他光滑的嘴角还有油光,显然,这封“羽檄”

的到来,让所有人的午饭都没有吃好。

朱慈炅让混进御书房的卢九德翻找地图,摆在御案上。

盯着这不太合他意还有些霉味的大明地图,问张名振,“侯服,我们现在在哪?”

张名振是朱慈炅着力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