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向南向北(2 / 3)
养的水军指挥,这次航行船只全归他指挥,算是一次难得的大规模水师调动实战。
可惜,平时都在太掖池里指挥两三条小渔船,突然一下升级到如此大规模的船队,直接把张名振差点弄崩溃,尤其还涉及到皇帝出行安全。
那怕有昭武卫同僚帮忙,他人也憔悴了不少。
第一天混乱的原因,有一部分就是他搞出来的,虽然皇帝没有说什么,但他跳河的心都有了。
船队运行刚刚上正轨,又是一次紧急停靠,真真是“上面一张嘴,下面跑断腿”
。
房间里所有人多少都吃过两口饭的,就只有他还完全饿着肚子。
“刚过兴济镇,快到沧州了。
此处距京师三百里,距南京尚有九日航程。”
“这次建奴破关,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朱慈炅没有理会身后众人,坐上御座,拿起炭笔,在地图上圈了个圈,又圈了下遵化的位置,就一直盯着地图思考。
众人久久不言语,河浪拍打船舷的声音和底层士兵呼唤掉头的声音显得特别清晰。
张名振上前一拱手,“陛下,臣先出去组织船队停靠。”
朱慈炅点点头,算是打破了沉寂。
孙传庭抚摸着腰间朱慈炅新赐的玉带,深吸了一口千年运河上的浊湿空气。
“袁督师闻讯后肯定会组织兵力回关,蓟镇杨总兵又刚好补强防线,保定方向还有刘策总督,三路夹击,陛下不用太过担心。
如果新六卫全师返回,说不定战争已经结束。
毕竟十五万大军,人吃马嚼,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
朱慈炅抬起头,给了他一个灿烂的微笑。
“你怎么知道建奴是十五万大军?如果只有五万呢?你所谓的三路夹击,怎么协调?萨尔浒的教训还不够深刻?”
这,紧急军情还能做假?是啊,萨尔浒就是多路围攻失败的。
孙传庭额角汗珠滚落,在船板上洇出转瞬即逝的湿痕,消失不见。
杨嗣昌有点羡慕的目光投向孙传庭腰间,目光从孙传庭的后背滑落,盯上了自己的脚尖。
虽然孙阁老告诉自己要低调,但明明可以进步的为何却步。
“陛下,不管建奴具体有多少人,只要蓟镇坚持不动。
袁督师和刘总督随便怎么打,只要不大败,耗下去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杨嗣昌的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连武夫李若琏都暗自点头。
他偷偷抚摸了下脖子,刚刚最后一口有点急了,这会儿喉咙还不舒服。
皇帝虽然要求他们积极表意见,但战略和战术陛下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这种国家战略轮不到他们武夫开口,也没有那见识。
不攻,就是耗,也能把建奴耗走。
李若琏对此也相当认同。
这会徐光启也回神了,“两位参谋说的都有道理,陛下还是应该继续南行,内阁肯定会有合适应对的。”
内阁,朱慈炅最不放心的就是内阁。
老黄也没有军务经验,来宗道和张瑞图完全是词臣直接上位,务虚政斗都是一把好手,军事实务比你徐光启强不了多少。
当然,人家的阁老气度肯定比你强,你丫的就是个幸进。
至于毕自严,搞搞后勤应该非常优秀,让他指挥,估计要疯。
朱慈炅其实有后手,就是瑞王朱常浩,只是这个胖叔祖会不会吓尿裤子?
想起瑞王,朱慈炅忽然轻笑——瑞王叔祖此刻定在侍中司跳脚骂娘。
朱慈炅推荐给他了三个参谋,阎鸣泰,很有大局观的,就是名声不好,具体指挥不行。
魏云中实操拉满,谋略稍差,但也可以挂帅。
范景文刚刚结束丁忧,军事才华未显,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