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沙砾凝露,共生新章(2 / 7)

加入书签

满目的仪器:“玲姐!冷越哥!你们到沙砾星了吧?我刚收到你们的环境探测数据,发现个好玩的东西——沙砾星的夜间大气中,水分子浓度是白天的8倍!虽然还是很低,但足够某种‘凝水藻’生长了!”

    “凝水藻?”王玲眼前一亮,她立刻想起在冰雾星时,凌霜提到的能凝结空气中水汽的藻类,“是总部培育的转基因物种?”

    “答对一半!”风澈的声音里带着得意,“是用冰雾星的凝冰藻和雾沼星的浮净苔基因融合的,既能在低温下存活,又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我已经把藻种装在运输舱的冷藏箱里了,编号是C-07,你们记得取出来!”

    挂了通讯器,慕容冷越已经从运输舱的储物区拖出了冷藏箱。打开箱门的瞬间,一股白雾扑面而来,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十个透明的培养皿,每个培养皿里都装着淡蓝色的凝胶状物质,凝水藻的幼体就悬浮在其中,像一颗颗微小的蓝宝石。

    “先搭建临时实验室吧。”慕容冷越看了一眼腕表,“还有两个小时就要进入白天,地表温度会超过60℃,必须在那之前把遮阳棚和温控设备装好。”

    两人的动作迅速而默契。王玲负责组装折叠式遮阳棚——这种棚顶是用反光率达95%的特制布料制成的,展开后能覆盖20平方米的区域;慕容冷越则安装温控装置,将棚内的温度稳定在25℃,同时启动空气净化系统,过滤掉空气中的硅沙颗粒。当最后一颗固定钉敲入沙层时,远处的太阳已经完全升起,地表的硅沙开始泛出刺眼的光芒,遮阳棚的阴影下,温度计的示数稳稳停在24℃。

    “可以开始第一次共生实验了。”王玲将培养皿从冷藏箱中取出,放在实验台上。她用无菌吸管吸取少量凝水藻幼体,滴在装有沙棘根叶片粉末的试管中,然后加入从沙砾星采集的地下水——这是慕容冷越用深层钻取器从地下5米处采集的,虽然浑浊,却含有沙棘根生长所需的矿物质。

    实验进行到第三个小时,王玲突然发现试管中的凝水藻开始发生变化:它们的幼体从淡蓝色变成了深绿色,表面长出了细密的绒毛,这些绒毛竟然像触手一样,缠绕住沙棘根的叶片粉末。更神奇的是,试管壁上开始凝结出细小的水珠,水珠顺着管壁滑落,在试管底部积成了一层薄薄的水膜。

    “成功了!”王玲激动地按下数据记录键,“凝水藻的绒毛能分解沙棘根叶片中的多糖,释放出的能量促进了水汽凝结!而且你看,”她指着试管底部,“水珠里含有沙棘根分泌的钾元素,这对凝水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慕容冷越凑过来,目光落在试管壁的水珠上,突然皱起眉:“不对,水珠的量太少了,按照这个速度,一天也只能凝结10ml水,根本不够后续种植的需求。”

    王玲的兴奋瞬间冷却下来。她盯着试管看了许久,突然想起风澈提到的“夜间水分子浓度”:“或许我们应该在夜间进行实验?沙砾星的夜晚温度低,空气中的水汽更容易凝结。”

    慕容冷越立刻点头:“我去改装温控装置,让它能在夜间将棚内温度降到5℃,模拟沙砾星的夜间环境。你先分析沙棘根的根系成分,看看能不能找到促进凝水藻生长的物质。”

    夜幕降临得比预想中更快。当沙砾星的第一颗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