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菜市场经济学(1 / 2)

加入书签

陆子昂站在菜市场入口处的公平秤前,认真研究着今日特价菜排行榜。

卖菜阿姨热情地往他手里塞了把小葱:"小陆,今天西兰花特价,跟你上周写的那首《西兰花进行曲》一个价!"

"艺术果然来源于生活。"陆子昂接过小葱,顺手帮阿姨把歪掉的二维码扶正,"王阿姨,您这收款码都包浆了,该换新的了。"

"换什么换!"阿姨拍掉他手上的灰,"这可是你给我设计的专属收款音——'支付宝到账,永远十八岁'!隔壁摊老李想偷学,我都没让!"

这就是陆子昂现在的"商业版图"——从菜市场特价情报,到摊主专属收款提示音,偶尔还要客串调解员,解决"西红柿该不该放冰箱"这类世纪难题。

他现在的作息比上市公司CEO还规律:早上六点半起床,不是为了赶通告,而是为了抢第一波新鲜蔬菜;

七点准时出现在小区健身区,给打太极的大爷们放他特制的《太极拳配乐·菜市场reix版》;

八点开始写作,不过写的不是剧本,是《菜市场砍价心理学》。

"你这书要是出版了,估计能上财经类畅销榜。"前来蹭饭的老周一边剥蒜一边说,"昨天我亲眼看见你用三句话让鱼贩多送了条小黄鱼。"

陆子昂正在腌制晚上要做的红烧肉,头也不抬:"那叫共赢。我教他女儿写作文,他给我优惠价。再说了,那条小黄鱼最后不是进你肚子了?"

他最近确实在社区里找到了新的事业方向——免费顾问。

从教年轻人如何与房东斗智斗勇,到帮大妈们分析哪个超市的会员卡最划算,偶尔还要给小区里的流浪猫当"职业规划师"。

"你说咱小区那只橘猫,"物业主任认真请教,"是该重点发展卖萌业务,还是继续走碰瓷路线?"

陆子昂观察良久,给出专业建议:"它的体型适合走实力派路线。我建议在小区门口设个固定摊位,专门接收业主的投喂。"

他现在最受欢迎的作品是在社区公告栏连载的《陆老师生活小窍门》。

最新一期《如何用最低成本实现生活品质最大化》引发热议,其中"把物业通知当散文读"和"把邻居装修当白噪音"的建议,被年轻人奉为"都市生存圣经"。

就连他随手发的朋友圈都能引发模仿热潮。

上周他拍了张阳台种的小番茄,配文"自己种的果然比较甜",第二天整个小区都在阳台摆满了种植箱。卖种子的老板特意送来锦旗,上书"带货天王"。

"你这影响力,退圈了都比某些明星强。"

老周酸溜溜地说,"昨天还有个品牌想找你代言空气炸锅,说你在菜市场用煎饼演示少油健康的那段视频,比他们投几百万的广告效果都好。"

陆子昂正在调试给社区中秋晚会准备的灯光:"告诉他们,我现在只接受以物易物。用空气炸锅换我半年物业费,可以考虑。"

不过最让他有成就感的,是成功建立了"小区资源共享群"。

现在谁家有多余的酱油、缺个扳手,在群里喊一声就能解决。昨天他还促成了一桩"生意"——301的律师用免费法律咨询,换了602厨师做的红烧肉。

"你这算是把娱乐圈那套资源整合玩明白了。"群主王大妈给他发了个红包,"昨天老李家孙子想学钢琴,对门就是音乐老师,你这牵线搭桥的功力,不去当经纪人可惜了。"

陆子昂淡定收下红包:"现在不是正在当吗?咱们小区宠物相亲会的成功率,比某些婚恋网站都高。"

当然,平静生活中也少不了小插曲。某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半年前随手写的一首deo,被某个选秀选手翻唱后爆红。

对方经纪人辗转找到他,想买版权,开价足以付清他这套房子的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