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菜市场经济学(2 / 2)
款。
"不卖。"陆子昂一边喂流浪猫一边回绝,"那首歌写的是咱们小区凌晨四点的收垃圾声,属于集体创作。"
对方不死心:"那您能不能专门为我们写一首?价格好商量。"
"行啊。"陆子昂给猫顺了顺毛,"我现在写歌按菜市场行情收费。今天菠菜三块五一斤,你可以用等价菠菜来换。"
他现在最享受的,是每天晚上在小区长椅上听大爷大妈聊天。从家长里短到国际形势,这些谈话比任何编剧会都精彩。
上周他根据听到的故事写了篇《电梯里的哲学》,被转载到网上后,居然有出版社想集结出书。
"你这算是大隐隐于市了。"图书编辑找上门时感叹,"要不要考虑开个专栏?就叫'小区观察日记'。"
陆子昂正在教邻居小孩写作业,头也不抬:"可以啊,稿费直接打我物业账户就行。"
如今他的生活充实得像个真正的退休干部:周一帮居委会写宣传稿,周二指导广场舞队编舞,周三在社区图书馆开免费写作课,周四研究新菜谱,周五整理这一周的"小区轶事"。
就连他那个许久不用的微博,也变成了"今日特价菜播报"。
粉丝们不仅不脱粉,还天天在评论区交流哪个菜市场的鸡蛋更便宜。
有媒体评价这是"流量明星最成功的转型案例"。
"转型什么,"陆子昂对来采访的记者说,"我这是认清了生活的本质——无论你在红毯上走得多风光,最后还是要回家做饭。"
他说着,举起刚买的新鲜排骨:"看,这纹理,这色泽,比什么奢侈品包都实在。"
记者认真记录,第二天报道的标题是:《前顶流明星的菜市场经济学:在排骨纹理中参透人生》。
陆子昂看到报道时,正在帮楼下夫妻调解因抢车位引发的矛盾。他举着手机对争执的两人说:"看看,人家都说我能参透人生了。要不你们各退一步,轮流停?"
当晚,他坐在书桌前写新的社区守则。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稿纸上,楼下的广场舞音乐隐隐传来,伴随着谁家炒菜的香味。他想了想,在文末添上一句:
"生活不是舞台剧,没有预设的剧本。但若是用心,每个普通的日子都可以是自己的代表作。"
手机亮了,是菜市场群发的明日特价信息。他笑了笑,把手机调成静音,继续写他的社区守则。窗外,小区的灯火温柔地亮着,比任何演唱会的荧光海都更让人心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