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3 / 5)

“感冒”,最惦记的还是他的“何家菜”,但看着老岳父身体硬朗,妻子儿子开心,他也乐得其所。

离港前夜,娄半城设下丰盛家宴为陈小满夫妇饯行。

席间,他再次举杯:“小满先生,雨琪,香港随时欢迎你们。

这里不仅是晓娥的娘家,也是你们的另一个家。”

回北京的飞机上,安雨琪翻看着厚厚的笔记和资料,心潮澎湃:“小满,这次收获太大了!

好多想法,回去可以慢慢在医馆尝试。”

陈小满望着舷窗外的云海,目光深邃:“嗯,娄老先生此举,意义深远。

中医药的根在内地,但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开阔的视野和平台。

我们能做的,就是守正创新,一步步来。”

这一次港城之行,不再是紧急的救治,而是开启了更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

陈小满和安雨琪带着新的使命、新的见识和娄半城沉甸甸的信任,返回了四九城。

南锣鼓巷的陈氏中医馆,以及他们未来的道路,似乎也因此拥有了更广阔的可能性。

而这一切的缘起,正是两年前那次力挽狂澜的救治,印证了“厚德载物”的古训。

陈小满和安雨琪回到了熟悉的南锣鼓巷。

香港的繁华喧嚣如同一个短暂而鲜明的梦,而四合院的宁静质朴、空气中淡淡的煤烟味和草药香,才是他们生活的根底。

但这次归来,他们心中却比以往更多了几分沉甸甸的思量与开阔的视野。

安雨琪迫不及待地将从香港带回来的各种资料、笔记以及一些新型的中成药样品在医馆里整理好。

她拉着学徒小石头,兴致勃勃地讲解香港药行如何规范炮制、精细包装,如何将传统验方开发成方便使用的成药。

“小石头,你看,这是他们用的新型粉碎机打的药粉,多细!还有这个浓缩丸,服用方便,剂量也准确。”安雨琪的眼睛亮晶晶的,“咱们以后也可以试着改进一些工序,或者针对一些常见小毛病,预先制备一些效果好的成药,方便街坊。”

小石头听得似懂非懂,但也被师傅的兴奋感染,连连点头。

陈小满则显得更为沉静。他接受了娄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