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黑土之上的新绿:艾娃与非洲农业的觉醒(2 / 5)

加入书签

的挑战炎热的气候、简陋的生活条件、无处不在蚊虫叮咬,以及当地男性村民审视甚至带有偏见的目光。她们中的有些人也曾动摇过,但每当看到孩子们饥饿的眼神和奥马尔长老眉宇间深藏的期盼艾娃总能坚定大家的信念。

“我们是战士艾娃告诉她的队员们,但我们的战场在这里,”她指着脚下干裂的土地,敌人是饥饿、是贫困、是落后的观念。我们的武器是科学知识,我们的胜利标准不是占领多少土地,而是让多少人吃饱饭露出笑容。”

二:破冰与试验——从一小块试验田开始

转机发生在一周后。土壤分析报告出来了结果证实了艾娃的猜测:土地极度缺乏氮磷钾等基本养分有机质含量极低,而且酸性偏高水利勘察也有了初步发现:在村子几公里外的山谷里有一条季节性河流的遗迹,虽然现在干涸,但根据地形推断,地下水位并不深,或许可以打井取水!

艾娃带着这些初步成果再次找到了奥马尔长老。这?次她没有急于推销种子而是先展示了土壤分析的数据(通过图片对比和简单比喻让长老能看懂),然后提出了一个更具体、也更谨慎的方案:“长老我们不要求大家立刻改变所有的种植方式能否给我们一小块土地作为试验田?就用我们带来的种子和方法来种植不用村民们出?,我们自己来做。如果成功了,大家再决定要不要学;如果失败……我们再想别的办法。”她指着村子边缘一块公认最为贫瘠、几乎被废弃不用的荒地说:“就那里,我们来试试看能不能让它‘活’过来。”

这个提议降低了村民的心理门槛。一小块荒地,就算失败了也没什么损失。奥马尔长老沉吟良久,最终点了点头:“好吧远方客人你们可以试试愿大地母亲原谅你们打扰。”

试验田面积不大,只有一亩左右。但这却是艾娃团队打开局面的关键。她们立刻行动起来。第一步是改良土壤。她们没有直接施用化肥(考虑到成本和可持续性),而是带来了第一批微生物菌肥和少量高效有机肥,并指导队员们如何将其均匀撒施在土地上。然后,她们使用带来的小型深耕犁(起初只能靠人力拉动,后来在当地铁匠帮助下改装了简易的牛拉犁具)进行深耕,将板结的土层打碎,将肥料翻入地下。

接下来是水利。艾娃团队决定先打一口试验井。她们带来了便携式钻井设备,在水利工程师的指挥下,几个女兵和自愿帮忙的摩西等人一起,顶着烈日开始工作。钻井过程异常艰难,坚硬的岩石层屡屡让钻头受损进度缓慢。村民们起初只是远远围观,指指点点,有人嘲笑她们不自量力。但当钻头终于突破含水层,一股清澈的地下水喷涌而出时,围观的村民们发出了惊讶的欢呼!摩西第一个冲上前去,用手捧起井水喝了一大口,然后激动地大喊:“是甜的!真的是水!”

这口井的成功,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卡鲁村激起了层层涟漪。村民们对艾娃团队的看法开始转变,眼神中的怀疑渐渐被好奇和一丝期待所取代。

有了水,试验田的灌溉问题得到了解决。艾娃团队小心翼翼地播下了耐旱玉米、高粱和几种豆科作物的种子。她们搭建了简易的遮荫棚,日夜轮流看护,记录温度、湿度、发芽率。农技员们手把手地教愿意学习的摩西等人如何间苗、除草、防治病虫害(主要采用生物防治和少量低毒农药)。

日子一天天过去,当试验田里的种子破土而出,长出嫩绿的幼苗时,连最保守的奥马尔长老也忍不住每天拄着拐杖来看上几眼。与周围村民地里稀疏瘦弱、颜色发黄的庄稼相比,试验田里的幼苗显得那么生机勃勃,叶片翠绿厚实。

艾娃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她利用等待作物生长的时间,开始组织村民学习。她让人在村子的空地上用石头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讲台,每天傍晚,她和团队的专家们轮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