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黑土之上的新绿:艾娃与非洲农业的觉醒(3 / 5)
图片和实物讲解土壤知识、种子特性、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方法……起初,来听讲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是像摩西这样的年轻人和一些孩子。但渐渐地,当人们看到试验田的作物一天一个样地茁壮成长,越来越多的村民,包括一些妇女和老人,也开始聚集过来。
艾娃特别注重对妇女的培训。她发现,在当地的农业生产中,妇女承担了大量的劳动,却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新的知识。她专门开设了妇女农技班,教她们如何选种、育苗、制作农家肥(利用牲畜粪便和秸秆堆肥)。女兵们也更容易与当地妇女沟通,她们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建立起超越文化差异的友谊。
三:丰收与信任——希望的种子生根发芽
几个月后,到了收获的季节。卡鲁村的试验田成了全村乃至邻近村落瞩目的焦点。艾娃团队种植的耐旱玉米秸秆粗壮,结出的玉米棒子又大又饱满,一株上甚至能结两三个;高粱穗沉甸甸地低着头,颗粒饱满;豆科植物也长势喜人。
收获那天艾娃邀请了奥马尔长老和全村的人都来观看。当摩西和几个村民用镰刀割下第一株玉米,剥开金黄的苞叶露出饱满的玉米粒时,人群中爆发出了惊叹声。经过称重、脱粒、晾晒,最终的产量统计出来了:这一亩试验田的玉米产量,竟然相当于过去十亩地的收成!
这个结果彻底震撼了卡鲁村的村民们。奥马尔长老颤抖着双手抚摸着金黄的玉米棒子,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了泪光。他活了大半辈子,从未见过如此高产的玉米。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向艾娃深深鞠了一躬:“艾娃女士,我错了。你们是带来希望的使者,是卡鲁村的恩人!请原谅我们之前的无知和怀疑。”
丰收的喜悦像瘟疫一样在村子里蔓延开来。艾娃团队将收获的粮食一部分留作种子,一部分煮熟了分给村里的孩子们。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脸上露出满足笑容的样子,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艾娃和女兵们心中的甘甜。
信任的桥梁一旦搭建,后续的工作便顺利了许多。村民们不再需要动员,纷纷主动要求学习新的农业技术,希望能开垦更多的土地,使用改良的种子。艾娃团队抓住时机,开始大规模推广。
种子改良与推广:她们建立了小型种子库,严格筛选和保存收获的优良种子,并向村民们免费发放,同时传授种子处理和保存技术。除了玉米高粱,她们还引入了适合当地的豆类、红薯、蔬菜等作物,丰富了村民的食谱。
土壤改良持续进行:大力推广堆肥技术,利用牲畜粪便、作物秸秆和厨余垃圾制作有机肥料。艾娃团队教村民们识别哪些植物可以作为绿肥,如何通过种植豆科植物进行生物固氮,逐步改善土壤肥力。
水利设施建设:*在第一口试验井成功的基础上,她们指导村民们打了更多的水井,并修建了简易的蓄水池和引水渠,将雨水和井水引入农田。她们还推广了滴灌和喷灌技术,虽然简陋,但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农具改进与培训:她们与当地铁匠合作,改良了传统农具,使其更适合深耕和精耕细作。同时,她们组织了更多的培训班,不仅培训男性农民,更鼓励妇女参与,培养了一批批本地的农业技术员。摩西凭借着学习热情和聪明才智,成为了艾娃最得力的助手之一。
作物多样化与病虫害防治:艾娃强调不能单一种植,要实行轮作和间作套种,这样既能保持土壤肥力,又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她们建立了病虫害监测点,推广综合防治技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艾娃的农业建设,不仅仅是技术的输入,更是生产关系和观念的革新。她鼓励村民们成立互助小组,共同劳作,共享资源。她帮助村里建立了简单的农产品交换机制,促进了内部经济的流动。她还特别关注妇女地位的提升,因为她知道,解放妇女生产力是农业发展的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