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巅峰唐宋八大家的强度(4 / 5)
sp; 时间在精妙义理的阐述中悄然流逝。
上午上完墨义课,陆北顾放下毛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
他知道,这五日,每一刻都是淬炼。
他不仅要吸收,要思考,更要在与这些真正的四州顶尖英才的较量中,占得上风。
通向龙门的每一步,都在这书斋的方寸之间。
中午由嘉州州学送饭,每人两个炊饼加上一荤一素,还有一壶清水,很是简单。
随后,给了他们些时间原地休息,因为地面上有凉席,所以可以拿蒲团当枕头躺一会儿。
虽然不舒服,但总比不休息强。
然后便开始了下午的课业。
下午授课的是一位来自戎州,气质干练的中年学官,姓李,对州试策论的评判标准了如指掌。
“策论之要,首在‘识见’与‘条理’!”李学官开门见山,“识见源于经史功底与对时务的洞察,条理则体现为清晰的逻辑脉络。”
他随即抛出今日研讨的核心题目:“‘论钱荒之弊及通变之道’,此乃近年来州试乃至省试皆常涉之题,涉及货币、赋税、商贸、吏治,乃至朝廷大政方针,包罗甚广,通常以时务策的形式来考。”
“然而,若是假设今年州试你所遇到了该策论题目,却不以时务策的形式来考,反而以史论的形式来考,你该如何作答?”
虽然策论通常分为史论、经论、时务策三种形式,但州试必然是有难度的,有时候确实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