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巅峰唐宋八大家的强度(5 / 5)

加入书签

会出现这种“明明应该是时务策的题目,却要求用史论来回答”的情况。

    而这种题目形式,与帖经里面的“倒拔题”难度就很类似了。

    出的目的就是故意让考生不好作答,答不上来。

    但恶心归恶心,有没有遇到这种题目的可能性呢?有,而且很大。

    此时,李学官并没有直接讲解,也没有让他们来写。

    而是说让他们先自行构思框架,随后再点名几位不同州学的学子阐述观点。

    等到思考时间结束以后,李学官直接点了苏洵的名字。

    陆北顾抬起头,满怀期待。

    ——终于要见识一下巅峰唐宋八大家的强度了吗?

    要知道,唐宋八大家里面宋代的六位,苏轼、苏辙、曾巩,现在都还在成长阶段,而王安石虽然较为成熟,但距离巅峰也差了一些。

    此时此刻,唯有开封的欧阳修,和眼前这位苏洵苏老泉,是真正处于巅峰状态的。

    而苏洵虽然是唐宋八大家里最偏科的,完全不会写词,诗赋也平庸,但散文,尤其是史论,那可是历史级别的强!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而李学官所问的,恰好就是苏洵最擅长的史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