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超乎想象的难度(6 / 6)
意味。
“《穀梁》释‘雩’,重其时与礼。《穀梁》载‘桓公五年秋,大雩。雩月,正也。雩得雨曰雩,不得雨曰旱。’又云‘雩得雨曰雩,不得雨曰旱。’其义谓雩祭有常礼,当于孟夏龙见而雩,此为祈谷于天,顺应时令,故书其月以示其正。若非常之时,因旱而雩,则为‘旱雩’,乃变礼,非吉事,故《春秋》但书‘雩’而不书月,书月则明其为应时之正礼,不书月则示其为非常之变祭,此穀梁氏谨于礼制、重灾异谴告之微义也。
夫子书‘雩月’为‘正’者,非谓忍观民瘼,实斥鲁君违时,当盛夏阳气盛而惰祀,延至季秋阴侵阳方草草行之,此其‘非正’之罪。若夫忧民之诚,观文公‘焚巫’《春秋》不书,襄公舞童《公羊》讥‘旱气’,则知雩在敬天勤政,非饰仪文。故雩之正者,合天时则灾弭于未形,尽人事则祷发于方兆。”
十道墨义,纵横《春秋》三传,涉及礼制、征伐、君臣、赋税、灾异、修身等核心议题,真真是耗尽心力。
最后一笔落下,陆北顾长长地呼出一口白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一般。
而在他写完之后,仅仅匆匆检查了一遍,就到了收卷的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