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最后的准备(3 / 5)
一头。
午后,阳光正好,宋庠府邸的书房内,冯京如约而至。
他是特意请假来的,而作为皇祐元年的状元,冯京的年纪其实不大,今年才三十六岁,正是年富力强之际。
今天宋府的书房也特意布置了一下,临窗横置着一张檀木大案,上面整齐铺陈着笔墨纸砚,还有几卷特意挑选出的策论范文。
“当世来了。”
宋庠自己则穿着一件半旧的深色直裰,坐在一旁的圈椅上,见冯京进来,只微微颔首,随后打趣着问道。
“你如今判着都磨勘司,案牍劳形,富彦国还把你支使到老夫这儿来,有没有怨言啊?”
冯京拱手行礼,笑容温润:“老泰山也是为我考量,宋公乃元老重臣,学问深不可测,能得您一两句指点,亦是我的造化且为朝廷培材,也是我分内之事。”
他语速平缓,措辞极是恭谨,既回应了宋庠的打趣,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宋庠捻须笑了笑,不再寒暄,目光转向静候在一旁的陆北顾:“这是老夫的学生,陆北顾。”
陆北顾连忙先对冯京作揖为礼,冯京亦是还礼。
冯京打量着陆北顾。
眼前的青年身形挺拔,面容虽略带倦色,眼神却湛然有神,举止沉稳,丝毫没有新科省元常有的骄矜之气,心下先有了几分好感。
他早从岳父富弼和各方传闻中知晓此子才学不凡,更难得的是心性似乎颇为踏实。
陆北顾也带着对这位传奇前辈的好奇,细细打量着冯京。
冯京是二十八岁中的状元,娶的是宰相之女,在历史上,用了二十二年的时间,在五十岁的时候进为参知政事,堪堪位列宰执。
而这个速度,在仁宗朝的进士里已经算是非常快的了。
因为仁宗朝的其他名臣,如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从通过殿试到位列宰执,一般来讲是需要二十六年到三十四年不等时间的,平均时间为三十年。
实际上,仁宗朝跟太宗朝、真宗朝前中期的庙堂环境截然不同。
是绝对不能拿太宗朝用了十一年时间到宰执的吕蒙正,以及真宗朝用了八九年时间到宰执的王曾、李迪,来类比仁宗朝的名臣们。
因为太宗朝和真宗朝,是大宋正式开始将“重文抑武”作为国策推行的时期,朝廷急需大量人才,也有大量的官位提供给这些人才。
但到了真宗朝后期以及如今的仁宗朝,“冗官”现象愈发明显,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才,都得慢慢熬资历,而且需要拥有包括地方治理经验、中枢部门任职经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