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最后的准备(4 / 5)

加入书签

,以及重要改革参与经历等全方位的履历,才可能有资格挤进政事堂。

    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前提下。

    要是朝中没有强力靠山,或者中间搞砸了什么事情,亦或是政绩平平,那么这个时间,就要延长到三十多年甚至四十多年了。

    甚至就算是一切顺利,也不能拿现在的标准来看以后。

    毕竟最近这些年,宰执们的平均年龄也有了显著上涨的趋势,基本上五十多岁都算是年轻的了,大部分都是六十多岁。

    陆北顾想了想,自己就算中状元,估计升迁速度也不会比“我有一个宰相岳父”的冯京来得快,乐观点估计,就按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的速度来算,进政事堂也差不多是三十年后的事情了。

    一想到正常升迁要等自己变成老头才有机会施展抱负,陆北顾也是颇感惆怅。

    “也可以往好的方面想,至少自己知道历史的大概走势,熬个几十年还有机会登台施政,‘黄州惠州儋州’的概率反而不大.不过从今年的省试题目来看,历史因为自己这个穿越者的出现,已经发生了细微的改变,那么以后又会变成什么样子,恐怕也不好说了。”

    而这些想法,也只是他心中一转念的事情。

    这时候,宋庠嘱咐道:“当世是难得的实务干才,文章很有独到之处殿试虽然也重经义,然如何切中时弊、洞悉圣心,亦是关键,今日便由当世与你切磋一番,你可要仔细听,认真学。”

    “学生谨记先生教诲。”

    陆北顾再次对着冯京深深一揖:“有劳前辈指点。”

    “不必多礼。”

    冯京抬手虚扶,语气平和:“你我皆是读书人,今日便如同学之间切磋学问即可.听闻你于省试之中,文章老辣,见解超拔,不知对于即将到来的殿试,可有侧重准备?”

    陆北顾略一沉吟,道:“在下近日仍以温习经史为本,同时揣摩近年朝廷政令,只是圣意高远,有时觉其似重实务民生,有时又见其推崇古道,难免有揣摩未透之处。”

    “能意识到此节,已是难得。”

    冯京闻言点头:“官家仁厚,垂拱而治,其心思确非一成不变,然万变不离其宗,其核心无非‘稳’、‘仁’、‘实’三字。”

    他顿了顿,见陆北顾凝神静听,便继续道:“稳,乃朝局安稳,忌激烈更张;仁,乃体恤民瘼,泽被苍生;实,乃讲求实效,不尚空谈。殿试文章,无论题目如何变幻,若能紧扣此三者立论,便不易偏离圣意。”

    冯京的观点,跟宋庠的观点其实在细节上也不太一样,但同样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毕竟,如果说宋庠的“连中三元”来的还有那么一点点运气成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