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包公破案(5 / 7)
; “说说吧,下午城外说有命案,是怎么回事?”
王安石刚才也没催,借这个空儿,他扶着桌子把粗气给喘匀了。
“下午的时候,城外有人在官道上奔逃,身上全是血,后面还有两个持械凶徒在追,正好遇到咱们负责巡逻的差役,这人就被救了下来,不过差役当时忙着救人再加上对方持械且人多,就没去反追,让这两个凶徒给跑了。”
一般来讲开封城周边的县镇还是比较太平的,一个月都不见得能遇到一起凶案,而负责官道巡查的差役自然也不是什么精锐,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一个月就这么几贯铜板,巡个逻而已,拼什么命啊?
包拯点了点头,示意王安石继续说。
王安石说道:“但这人被捅了好几刀,身上一直在流血,能逃到官道上都是强撑着一口气,故而被救下来之后,还没来得及交代什么,便撒手人寰了。”
“那死者以及两个凶徒的身份都查明了吗?”
包拯敏锐地追问道:“此人既然是受重伤奔逃,那被救的地方应该距离案发地不远,案发地可仔细勘察过了?”
王安石虽然不是专业干刑侦的,但他自二十二岁中进士后,历任淮南推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地方上待得多了,这些东西也都大概了解,所以查的也颇为有条不紊。
“死者的身份已经查明了,开封城里的一个账房,前些日子在赌档输了不少钱,宅子都抵出去了,两个凶徒没抓到至于案发地点,是一个已经废弃很久的木材场。”
这起案子,看起来倒很像是因为账房欠钱被追债,还不起钱故而被专业的打手给捅伤了。
不过包拯的直觉告诉他,事情没这么简单。
因为贾岩案里,有个很大的疑点,那就是贾岩怎么进去的?
作案,尤其是携刃潜入枢府意图不轨,不管是要刺杀谁亦或是盗取什么机密文书,作案起码要有动机、过程、结果吧?
但枢密院文书里只有“贾岩被卫士发现并逮捕”这么一个结果,对动机和过程全都含糊其辞。
就算贾岩发疯了,脑子一抽带着刀就去了,这也算是个动机,可过程呢?
——那可是枢密院啊!
不说是全大宋戒备最森严的地方,估摸着也差不多了。
一个禁军基层军官,没有通行文书,带着刀就这么大摇大摆进去了?
包拯怎么可能信这种事情,这明显就是说不通的。
实际上,枢密院的文书是裴德谷写的,自然是不会写有人拿着枢密院的文书带贾岩进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