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去朝还乡(2 / 4)

加入书签

“你该不会是想说你比陛下更加英明?”

“自然不是!”

见李善长只觉自己是怀才不遇,愤愤不平。

此刻刘伯温索性直言说道:“陛下英明,你我共知。”

“朝中为官,自然是我等臣子之幸。”

“可是善长兄,单单论及陛下发售低价粮以及于西南之地建造粮仓这两件事。”

“在下扪心自问,并无私心。”

“所言种种也是为国朝长远计。”

闻听此言,李善长眼神很是古怪的上下打量着刘伯温,随即便出声讥讽道:“你还是想说自己比陛下更加英明,更有远见?”

见李善长俨然还没弄明白自己什么意思。

刘伯温有些着急开口道:“并非如此,就这两件事,在下所言有理,陛下所行更是有理。”

“在下与陛下之间的分歧无关朝政,更无私怨。”

“与陛下之所以诸多见解不同,乃是陛下眼光要远远高于在下。”

“前些日子陛下发售低价粮,适时不仅在下,詹尚书、宋学士、高夫子等人皆以为抛售国库存粮,于前线战事不利。”

“我等皆是以为朝廷介入民间商贾,不合天道。”

“然眼下看来,终究是我等杞人忧天。”

“半月过后便是秋收,国库存粮依旧能供应前线战事,丰沛无虞。”

“至于我等担忧朝廷介入民间商贾,会使后世之君假借此道,苛待百姓。”

“此一条便愈发不可能。”

“陛下只以朝廷出面设立商会,并无明令约束。这便是在商贾心中设置底线,让他们明白朝廷时刻关注他们一举一动,如此他们便也不敢夺民之利。”

语罢,刘伯温顿了一下,随即眸光郑重看向李善长继续道:“想来此次陛下于西南建造粮仓也会如抛售低价粮相同,陛下之才定能处置妥当。”

“你既如此想,为何方才于宫中还执意顶撞陛下?”

看着眉头紧皱,满脸不解的李善长。

刘伯温语调深沉,沉声开口道:“身为人臣,倘若在下看到隐患闭口不言,此便是失了臣子本分。”

“陛下诸多奇思本为兴国之举,只不过未竞之时,除陛下外无人知结果如何。”

“故而.....”

刘伯温深吸口气,脸上不舍也尽数消散,此刻甚至多了几分从容与坦然。

“善长兄,若在下继续留在朝中,非但不能为国裨益,为陛下臂助,反而还会拖陛下的后腿。”

“如此,在下实不该继续留在朝中。”

言至于此,李善长这才终于明白了过来。

刘伯温是觉自己才智浅薄,不能辅佐朱标。相反还会给朱标添乱。

可真要说的话,整个朝堂,诸多文臣。也只有他刘伯温精通商贾、民生这类的杂学,也唯有他刘伯温能与朱标就这些问题商议一二。

眼下刘伯温因才学浅薄,难以辅助朱标心生惭愧,故而离朝。

那他李善长等人岂不是恬不知耻,继续留在朝中也不过是想攀附明君,名垂后世?

“伯温啊,你所言我自是明白。可商贾之法唯你可与陛下对谈。”

“若你离去.....”

“善长兄无需在意。”

刘伯温表情温和,继续说道:“正因在下略微熟悉些杂学,因此陛下所立之策,在下才多有顶撞。”

“反观善长兄不熟商贾之法,不通杂学,岂不恰好为陛下所用,岂不是正好能全力施行陛下交代下来的每一件差事?”

车驾不停,直抵刘伯温府前。

待马车停下之时,刘伯温故作随意,玩笑说道:“在下孤星坐命,佛德浅陋不能侍奉明君。”

“唯望善长兄能为国朝鞠躬尽瘁,尽忠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