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去朝还乡(3 / 4)

加入书签

力。”

刘伯温伸出双手攥住李善长的手臂,微微用力。

继而压低嗓音,语调也格外郑重说道:“善长兄也无需担忧,陛下并非刻薄寡恩之君,善长兄留任京师,身后之荣自是千古无二。”

语罢,刘伯温拱手行礼,随即便也朝自家府邸走去。

而看着刘伯温头也不回的背影,李善长也是明白,这老东西俨然是下定决心要去国离朝,即便他如何劝说也都是无济于事。

当看到刘伯温踏入府门后,转身冲自己颔首微笑。

李善长也不再纠结,随即双手合礼,道了声保重便径直离开。

没办法!

刘伯温离京并非是与朱标有所嫌隙,更非这对君臣不能相容。

实在是刘伯温因自己学浅心生惭愧,不能侍君。

想要让刘伯温继续留在朝中恐怕也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找个精通商贾、民生这类杂学的师父,好好教授刘伯温。

只要刘伯温与朱标见识到了同等地步,那自然就没有什么隔阂。

然而问题是,巍巍大明除了朱标,竟找不出精通商贾这类杂学之法的大才来。

饶是他李善长也对此类学问一知半解。

谨身殿内。

朱标努力平复心绪,却怎么也看不进手中奏疏。

安排刘伯温离京,朱标打心底里自然不舍。

可无奈,眼下也唯有这一个法子。

毕竟刘伯温代表的从来都不只是他一个人。

以先前自己提议抛售低价粮为例,刘伯温率先展露劝阻之意,詹同、宋濂等人见状,故而相随。

而看到这几位重臣大儒一并劝阻,朝中其他文臣即便脑子里没什么思绪,却也愿意跟着一并劝谏。

好在今日刘伯温劝阻废弃南方粮仓是在谨身殿内提出。

若是于朝会之上,朱标不用想都知道刘伯温这话刚一说完,紧接着户部李俨便要诉说国库空虚,难以维系大战。

朝中夫子也会以大明于诸国眼中乃是重礼信仁的形象,劝阻自己对待领边诸国当以教化为主。

紧接着那些没什么头脑的年轻文人便要说什么劝自己收敛好战之心,与民更始的糊涂谏言。

朱标不愿舍弃刘伯温这个大才。

可自打从倭国回京之后,刘伯温所作所为,也着实让朱标徒增烦恼。

心绪愈发苦闷,朱标一把将手中奏疏拍在桌上。

可也时朱标抬眸的瞬间,却见常氏正怀抱雄英出现在门口。

见朱标有些烦躁,常氏顿时愣在原地,就连怀中抱着的雄英也在此刻呆呆的望着自家父皇。

“兄...兄长可是有何不悦?”

“嗯。”朱标收敛心头思绪,很是平静摇了摇头的同时,伸手便将雄英接了过来。

而看着此刻朱标逗弄雄英都要强打起精神,与朱标青梅竹马的常氏又怎能看不出端倪。

沉吟数秒后,常氏走到朱标身后一面为其松快肩膀的同时,一面柔声开口道:“兄长自倭国回京,好似与先前有些不太相同。”

“哦?”

“兄长莫怪,臣妾觉得兄长好似愈发孤僻了些。”

“回京已近三月,近百天的时日,兄长与臣妾和母后不过虽时常一同用膳。可朝中发生的大事,兄长却一次都没有提过。”

“先前兄长还为太子之时,若遇烦心琐事自会与臣妾诉说,若有棘手麻烦也会向父皇、母后倾诉。”

“可如今兄长却从来没有。”

“难不成是因父皇不在京城,兄长只觉臣妾不过区区女子,不能为兄长助力?”

看着常氏那略带委屈,极力想要为自己分担的样子。

朱标耸了耸肩,温声回道:“自然不是男女之别。”

“那便是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