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露重风轻,余温未散(6 / 10)

加入书签

它砸核桃呢,说比锤子都管用。”

白诗言刚用银簪挑开茶盏盖,碧绿的茶叶在水中舒展,袅袅升起的热气带着清冽的茶香。她闻言笑了,眼角眉梢都带着几分自在:“喜欢就多吃些。张厨娘最得意这手杏仁酥,说光是揉面就得醒三次,烤的时候火候差一分都不成。”她顿了顿,对身旁的丫鬟吩咐道,“去告诉张厨娘,把她新做的茉莉凉糕端两碟来,让柳小姐和林小姐尝尝鲜。”

“茉莉凉糕?”柳可儿眼睛一亮,忙放下手里的杏仁酥,“这名字听着就清爽!我前儿在聚仙楼见过,要二十文钱一碟呢,我娘说太贵不让买。”她用团扇扇了扇风,额角的碎发被吹得飘起来,“说起来,这日头真是一年比一年毒了。我记得去年这个时候,虽也热,却没这般闷,坐在廊下还有点风,今年倒好,连风都是热的,吹在身上像裹了层棉絮,黏糊糊的难受。”

林悦也跟着点头,指尖轻轻点了点棋盘上的“楚河汉界”:“可不是么。前几日我去给祖母请安,她老人家坐在窗边的太师椅上,手里的佛珠转得飞快,嘴里念叨着‘这京城就像个大蒸笼’。她说廊下的石凳烫得坐不住,连铜盆里的冰块化得都比往年快,早上刚放进去的,不到晌午就剩半盆水了。”

白诗言抿了口茶,茶水入喉带着清苦,却压不住那股从脚底冒上来的燥热。她穿了件藕荷色软绸裙,裙摆上绣着缠枝莲纹,坐着的时候裙角垂在地上,被热风一吹轻轻晃动。“我母亲也这么说呢。”她轻声道,“昨日她还跟父亲念叨,说城西的庄子该派人去收拾了,把冰窖好好清理清理,再备些绿豆、莲子、百合之类的,等过几日天再热点,就去住上一阵子。”

“还是你们相府自在,有好几处庄子可以避暑。”柳可儿托着腮叹气,团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我家就一处庄子,还在城南,离着护城河近,一到夏天就潮得很。别说避暑了,住上两日身上都要长疹子,被褥摸着都是黏的。”

正说着,廊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两个小丫鬟端着食盒快步走来。走在前面的丫鬟掀开食盒盖,里面是一碟冰镇酸梅汤,青瓷碗里的冰块叮当作响,还冒着丝丝寒气。“小姐,柳小姐,林小姐,厨房刚镇好的酸梅汤,您几位喝点解解暑。”

柳可儿立刻端起一碗,刚喝了一口就眯起眼:“这酸梅汤做得地道!酸甜正好,还带着点桂花味,比我家厨房做的强多了。”

林悦也浅啜一口,点头道:“确实爽口。加了桂花后,多了层清香味,喝着不腻。”

白诗言笑着说:“这是我母亲教的法子,说酸梅汤里加两勺桂花蜜,既能解腻,又能安神。你们要是喜欢,回头让厨房给你们各装一罐子带回去。”

“那可太好了!”柳可儿高兴地拍手,“我娘最爱喝酸梅汤,只是总做不出这个味道。”

三人正说着话,忽然听见月洞门外传来脚步声。白诗言抬头望去,只见前面那人是白景鸿,一身藏青杭绸袍子,腰间系着块羊脂玉牌,步履沉稳,手里还把玩着串紫檀佛珠,袖中露出半截盐法改革的文书边角。而跟在他身侧的男子,一身玄色暗纹常服,袖口绣着几缕银线流云,身姿挺拔如松,竟是墨泯。

她握着茶盏的手指猛地收紧,青瓷冰凉的触感透过指尖传来,才压下心头那阵莫名的悸动。她怎么会跟父亲一同回府?墨泯虽与相府有往来,却极少在这个时辰出现在府中,更不必说与父亲并肩而行。

“父亲?”白诗言起身时,裙摆扫过石凳,带得棋盘上的一颗白子滚落到地上。她微微垂眸,掩去眼底的波澜,再抬头时,脸上已漾起恰到好处的疑惑。

白景鸿快步走上前,一把拉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熨帖而温暖,语气里满是疼惜:“怎的在日头底下坐着?仔细晒坏了皮肤。”说着便转头对身后的丫鬟吩咐,“去,把那边的竹帘再放下来些,多挡挡日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