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露重风轻,余温未散(7 / 10)
。”
“父亲,我不碍事的。”白诗言被他拉着,指尖微微蜷起,脸上泛起几分红晕,轻轻挣了挣,“这树荫底下凉快着呢,您看,还有竹帘挡着。”
白景鸿这才松开手,又替她理了理鬓边的碎发,指尖不经意拂过她的耳垂,惹得她脖颈微微发烫。他这才侧身看向墨泯,笑道:“墨泯今日送了些南边新贡的雨前龙井来,说是今年头茬的好茶,明前采的,就那么点稀罕物。我想着你许是在园子里歇着,便直接带他她来了,正好让你也尝尝鲜。”
墨泯微微颔首,目光先扫过柳可儿与林悦,带着几分疏淡的客气,随即转向白诗言。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掠过她交叠在膝头的手,见她指尖正无意识绞着裙角的流苏,那流苏是银线绣的,被她绞得打了个结又松开,反复几次,像只不安分的小兽。这点细微的小动作落在眼底,让她唇角几不可察地弯了弯,才开口道:“白小姐,柳小姐,林小姐。”他声音清冽,像是山涧的泉水流过青石,落在这燥热的午后,竟让人觉得莫名舒爽。
“墨公子客气什么,快坐下歇会儿。”柳可儿本就性子活络,见状立刻笑着摆手,“诗言家的杏仁酥和酸梅汤,你可得尝尝,我敢说,京城里找不出第二家这么好的手艺。”
白景鸿也招呼道:“是啊,墨泯,坐下说话。刚听你们说避暑,正好,你也给孩子们出出主意,看看哪里避暑最好。”
墨泯依言坐下,目光落在石桌上的茶盏上,淡淡道:“说到避暑,倒是有几处地方不错。城东的玉泉山清凉,城西的竹林寺幽静,只是……”他顿了顿,看向白诗言,“玉泉山离宫近,每逢初一十五都有宫眷去进香,人多眼杂;竹林寺又太清净,除了和尚就是老尼姑,怕是闷坏了几位小姐。”
“可不是么。”柳可儿接过话茬,语气里带着嫌恶,“上次我随母亲去玉泉山进香,那人多的,挤得我差点喘不过气。别说避暑了,光是看人就够心烦的。竹林寺我也去过,除了敲钟就是念经,闷得我一天都待不住,第二天就吵着要回家。”
林悦也点头道:“确实如此。要我说,避暑最好是找个有山有水的地方,人不多不少,既能赏景,又能清静。清晨起来听听鸟叫,傍晚去水边散散步,那才叫惬意。”
“林小姐说得是。”墨泯赞同道,“有山有水,方能纳凉;人不多不少,才得自在。只是这样的地方,在京城附近确实不多见。”
白诗言绞着流苏的指尖松了松,轻声道:“我母亲前几日还说,城西的庄子虽也靠着山,却没什么水,夏天还是闷。她说要是能有个带荷塘的庄子就好了,既能赏荷,又能纳凉。”
“带荷塘的庄子?”柳可儿眼睛一亮,“那可太好了!我最爱荷花了,要是能住在荷塘边,早上起来推开窗就能看见满池荷花,想想都觉得美。”
正说着,花凝玉带着两个小丫鬟端着食盒走了过来。她穿了件水绿色的纱裙,裙摆绣着细碎的白茉莉,走在廊下时,裙角轻轻飘动,倒像是一朵刚从水里捞出来的荷花。见了白景鸿和墨泯,她忙福了福身,声音温婉:“老爷,墨公子。厨房刚从井里镇了些荔枝,我想着大家许是渴了,便端来给大家解解暑。”
说着,丫鬟已经打开了食盒,里面是一碟饱满的荔枝,果皮红得发亮,还沾着细密的水珠,看着就让人觉得心头一凉。花凝玉亲自拿起一颗,用银刀轻轻划开果皮,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的果肉,递到白诗言面前,满眼宠溺:“快尝尝,这是今早刚从岭南运来的,新鲜着呢。我特意挑了些核小的,省得你嫌吐核麻烦。”
“还是母亲最疼我。”白诗言笑着接过来,咬了一小口,清甜的汁水瞬间在舌尖散开,她眼睛一亮,忙又递到白景鸿嘴边,“父亲也尝尝,可甜了。”
白景鸿张嘴咬下,点了点头,又对花凝玉笑道:“还是你细心,知道孩子们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