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护盾研究的策略制定(2 / 2)

加入书签

时机锁定在连续三次衰减峰值,作用方式为短脉冲共振,目标为错位线路接口区域。系统开始百万次推演,进度条缓慢推进。

林悦忽然抬手:“等等,我有个想法。”

沈逸暂停操作。

“刚才扫描时发现,护盾外缘的光晕在每次衰减后都会出现短暂扭曲,像是材料本身在承受压力。但如果这种扭曲不是副作用,而是设计上的‘泄压口’呢?”

“继续说。”

“也许它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释放多余能量,否则内部结构会崩溃。那个瞬间,可能是它最脆弱的时候。”

沈逸沉默几秒,重新调整模型参数,将“间歇性能量释放”设为潜在突破口。系统重新计算,结果显示:若在第三次衰减后的释放阶段同步注入反向脉冲,局部失衡概率提升至41.6%,远高于单一攻击方案。

“值得一试。”他说,“等陈宇带回日志数据,再做最终验证。”

就在这时,终端震动了一下。新的周期即将开始。

187、186、185……

沈逸没有移开视线。他知道,每一次倒计时都意味着护盾在重新校准自己,而他们也在同步进化对它的理解。

“林悦,继续采集光谱变化,重点关注每次衰减后0.5秒内的折射偏移。”

“陈宇,找到日志后立刻提取时间戳,我要知道那条备用线路是什么时候接入的。”

两人应声行动。

沈逸坐回墙边,掌心贴着胸前口袋里的脉冲器。外壳微温,储能状态稳定。他不需要现在就用它,但必须确保在最合适的一刻,能分毫不差地启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护盾的蓝光规律明灭,像某种深海生物在呼吸。

林悦突然轻声说:“第三次衰减刚结束,外缘扭曲比前两次更明显,持续时间也长了0.2秒。”

沈逸立即调出记录。果然,折射曲线出现了微小锯齿状波动,位置正对应那条错位线路的投影区域。

“不是巧合。”他说,“它在撑不住的时候,会从那里漏气。”

“那我们就往那里捅。”林悦看着他,“越早越好。”

“等陈宇回来。”沈逸盯着屏幕,“我们必须确认那条线路的来源。如果是临时改装,说明他们也没把握;如果是原厂设计,那背后就有更大的计划。”

通讯频道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

“我拿到了。”陈宇的声音响起,“工程日志片段恢复成功。那条线路……是在七十二小时前紧急接入的,替换原因写着‘主控模块过热熔毁’。”

沈逸眼神一凝。

“也就是说,”林悦缓缓开口,“我们现在面对的护盾,其实已经坏过一次?”

“所以它不稳定。”沈逸站起身,“所以它会自我调节。它不是在变强,是在勉强维持运转。”

他重新打开策略模拟空间,将所有新数据整合进去。这一次,系统给出的最优路径终于清晰。

“方案确定。”他说,“以三次连续衰减为节奏基准,在第三次结束后0.3秒内,用脉冲器对准错位线路接口区域发动共振打击。只要造成局部断裂,就能撕开一道缺口。”

“成功率?”林悦问。

“模拟结果是41.6%。”沈逸看着终端,“不够高,但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式。”

“那就试。”林悦握紧耳机,“我们没得选。”

沈逸没说话。他的手指悬在系统唤醒键上方,等待下一个周期启动。

187、186、185……

护盾的蓝光又一次沉下去。

林悦低头检查扫描仪电量,陈宇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沈逸摸了摸胸前的脉冲器,外壳温度略有升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