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守位与尽责 孔子 不在其位 的智慧(3 / 9)

加入书签

葛亮,受刘备托孤之任,担任蜀汉丞相,辅佐刘禅治理国家。

他在其位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内,他整顿吏治,展生产,安抚百姓;对外,他多次北伐,试图实现“兴复汉室”

的目标。

即便在晚年病重时,他依然坚持处理政务,制定军事计划,最终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正是他“在其位,谋其政”

的真实写照。

2当代社会的“在其位,谋其政”

价值

在当代社会,“在其位,谋其政”

依然是个人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的核心要求。

无论是政府官员、企业员工,还是教师、医生、普通公民,都应在自己的“位”

上尽职尽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政府官员应在其位时,以“为人民服务”

为宗旨,关注民生疾苦,制定合理政策,推动社会展。

如“时代楷模”

焦裕禄,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面对兰考的风沙、盐碱、内涝三大灾害,他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植树造林、治理盐碱地,为改善兰考的生态环境与百姓生活耗尽心血,最终病逝在工作岗位上,用生命诠释了“在其位,谋其政”

的内涵。

企业员工应在其位时,爱岗敬业,认真完成工作任务,为企业的展贡献力量。

如“大国工匠”

许振,在青岛港担任集装箱桥吊司机期间,苦练技能,创造了“振效率”

,带领团队多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为中国港口事业的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师应在其位时,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传授知识与道德。

如“感动中国”

人物张桂梅,在担任华坪女子高中校长期间,坚守教育岗位,克服重重困难,帮助数千名贫困女孩圆了大学梦,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在其位,谋其政”

的职责。

(二)“不在其位,不越其权”

:边界是秩序之基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的另一层含义是“不在其位,不越其权”

——不越自己的身份与权限去干预他人的事务,这是维护社会秩序与组织高效运行的基础。

在任何社会或组织中,清晰的职责边界都是分工协作的前提,若每个人都越自己的“位”

去干预他人的“政”

,必然导致权力混乱、效率低下。

1历史中的“越位谋政”

之祸

历史上,“越位谋政”

往往导致权力斗争与社会动荡。

西汉时期的外戚王莽,原本是外戚身份,却越自己的“位”

,干预朝政。

他通过拉拢朝臣、收买人心,逐渐掌握实权,最终篡夺西汉政权,建立新朝。

王莽的“越位谋政”

不仅引了激烈的社会矛盾,还导致了绿林、赤眉起义的爆,使社会陷入长期战乱,百姓流离失所。

明朝中后期的宦官专权,也是“越位谋政”

的典型案例。

宦官本是为皇帝服务的宫廷侍从,却逐渐越自己的“位”

,干预朝政:刘瑾、魏忠贤等宦官,通过控制皇帝、拉拢官员,掌握了朝政大权,他们结党营私、陷害忠良、搜刮民财,导致明朝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成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这些案例都证明,“越位谋政”

会破坏社会秩序,给国家与百姓带来深重灾难。

2当代社会的“边界意识”

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无论是政府组织、企业单位,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