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马六甲之战(2 / 3)
/p>
法兰西则秘密从永汉走私石油提炼技术,却现缺少关键的催化剂配方。
普鲁士的军事观察员在参观马六甲基地后,在报告中写道:“永汉海军的可怕之处,不在于战舰的吨位,而在于他们把科技变成了战斗力的齿轮,每个零件都在高效运转。”
桑明川对这一切洞若观火。
他在给驻扎在马六甲基地的兵部海军主事官邱从善信中写道:“欧洲的追赶是必然的,但我们的优势在于体系。
从石油开采到战舰制造,从人才培养到战术革新,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他们学走一两样技术,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信的末尾,他特别嘱咐:“加快‘海燕号’舰载机的量产,朕要在三年之内,看到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出现在龙旗舰队中。”
此时的南海,“龙威号”
正与三艘巡洋舰进行编队演练。
当旗舰出“右满舵”
的旗语时,四艘巨舰如同游鱼般灵活转向,舰艏切开的浪花在阳光下划出银色弧线。
了望哨突然报告:“西北方向现不明舰队,数量十六艘,正向我编队接近!”
舰长赵凌云立即下令:“雷达开机,无线电静默,全舰进入战斗状态!”
刹那间,“龙威号”
的主炮缓缓抬起,炮口指向远方的海平面,一场新的考验,已悄然来临。
永汉统元三十一年,这场旷日持久、暗流涌动的军备竞赛终于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引了不可避免的冲突。
当晨曦染红马六甲海峡的海面时,鹰国与荷南组成的联合舰队如同钢铁洪流般驶来,四十八艘主力舰的桅杆在薄雾中连成灰色森林,其中鹰国最新式的“无畏号“战列舰舰艏龙纹在朝阳下泛着冷光。
他们的目标明确而大胆——强行突破这道连接东西方的黄金水道,将永汉势力彻底逐出印度洋。
“这是决定命运的一战。”
桑明川站在广州城墙上,玄色龙袍被海风掀起一角,他手中的望远镜镜片映出海峡轮廓,“胜利,则印度洋门户洞开;失败,则十年不得西进。”
郑森单膝跪地接过虎符,猩红披风扫过青砖上的水洼:“臣愿以南洋舰队全员性命,换马六甲永固!
“
此时传令兵匆匆跑来,递上急报:“陛下,联合舰队分三路突进,荷南分舰队已绕过苏门答腊岛!
“
面对如此重要的战役,双方都拿出了自己最精锐的力量。
联合舰队拥有四十八艘主力舰,其中包括鹰国最新研的无畏舰——这些钢铁巨兽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系统,象征着工业革命以来军事技术的巅峰之作。
然而,永汉方面虽然只有三十二艘战舰,数量上处于劣势,但这些舰船全部采用石油动力驱动,是新式设计和技术革新的结晶,不仅度更快,机动性更强,而且火力配置也丝毫不逊色于对手。
战斗在黎明时分正式打响,海面上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右满舵!
保持航向!
“郑森在“龙威号“舰桥下令,青铜罗盘上的指针剧烈晃动。
鹰国舰队试图以“无畏号“为箭头实施t字战术,荷南分舰队则从侧翼包抄。
永汉各舰突然同时转向,黑色舰体在晨光中划出优美弧线,轮机长老张盯着压力表嘶吼:“蒸汽机压力加到七个大气压!
甩掉他们!
“
“他们的射程实在太远了!”
鹰国旗舰“皇家橡树号“的指挥室内,司令官霍金斯中将的镀金望远镜砸在海图上,咖啡泼溅在“马六甲“字样上。
三海里外,永汉“靖远号“的主炮正在齐射,炮弹在联合舰队前方炸起白色水柱,形成死亡屏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