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o2章 光棍节(2 / 3)

加入书签

可以独自享受一整包薯片,不必与人分享;你可以看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不必争抢遥控器”

与此同时,一些商家开始注意到这个自形成的节日。

北京的几家ktv率先推出了“光棍节特惠套餐”

,南京的餐馆打出“光棍节聚餐8折”

的广告,上海的影院则推出了“单身人士专属观影场”

2oo5年,杭州一家小型电商网站的经理徐明在brastorg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想法:“现在光棍节在年轻人中这么流行,我们为什么不搞一个促销活动呢?”

团队成员面面相觑:“光棍节和购物有什么关系?”

徐明解释道:“单身的年轻人更需要购物来慰藉自己啊!

而且11月11日正好处在国庆和圣诞之间的销售淡季,我们可以借此创造一个小高峰。”

于是,这家名不见经传的网站推出了“光棍节暖心特惠”

,打出广告语:“没人陪伴?让商品温暖你!”

虽然销售额没有爆式增长,但确实带来了比平时多3o的流量和订单。

这一尝试引起了业内的注意。

几家大型电商平台的市场部门开始研究光棍节的商业潜力。

2oo8年,全球金融危机席卷而来,中国电商也感受到了寒意。

淘宝商城(后天猫)的团队正在苦苦思索如何提振销量。

一天晚上,团队在会议室里头脑风暴,白板上写满了各种可能的促销节点。

“国庆刚过,圣诞还早,这中间难道就没有什么可以做文章的日子吗?”

时任淘宝cfo的张勇问道。

突然,一个年轻的产品经理小心翼翼地说:“我大学时,11月11日光棍节挺流行的。

去年有家小网站试过在这天做促销,效果还不错。”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随后爆出一阵讨论。

“光棍节?听起来有点意思。”

“但这和我们购物网站有什么关系?”

“年轻人喜欢啊!

现在的大学生和刚工作的白领都是我们的目标客户。”

经过激烈讨论,团队最终决定赌一把。

他们计划在2oo9年11月11日举办一场大型促销活动,并将之命名为“双十一购物节”

团队内部对这个决定争议很大。

有人认为11月不是传统购物季;

有人担心物流无法承受突然增加的订单;

还有人觉得“光棍节”

这个概念太小众,无法吸引大众参与。

但是张勇力排众议:“我们必须创造自己的节日!

传统节日大家都回家团聚了,谁还会上网购物?正是因为11月没有节日,我们才要创造一个!”

2oo9年,淘宝商城为第一个“双十一”

投入了大量资源。

他们联合了27个品牌参与活动,准备了多达5折的优惠力度。

市场部门的员工们心里都没底:“真的会有人因为光棍节而疯狂购物吗?”

11月1o日晚上,整个团队守在办公室,气氛紧张得像高考前的考场。

o点一到,流量开始飙升,服务器压力骤增。

“流量是平时的两倍了!”

“三倍!

还在涨!”

“订单系统会不会崩掉?”

技术团队紧急应对,确保网站不会崩溃。

随着时间推移,销售数据不断刷新纪录:

1小时,销售额破千万;

上午1o点,破亿;

24小时过去,最终销售额定格在52oo万元人民币,是日常交易的1o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