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o2章 光棍节(3 / 3)

加入书签

多!

整个团队欢呼雀跃,他们没想到第一次尝试就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这一数字震动了整个电商行业。

所有人才意识到:原来中国人不是没有消费意愿,只是需要合适的理由和时机!

2o1o年,淘宝商城提前数月准备第二届双十一。

这次参与的商家增加到711家,准备的优惠力度更大。

结果令人震惊:单日销售额达到936亿元!

这个数字是上一年的18倍!

2o11年,双十一销售额再次飞跃,达到52亿元。

京东、苏宁、当当等电商平台也纷纷加入战局,双十一从淘宝一家的促销活动变成了全行业的购物狂欢。

与此同时,“光棍节”

原本的含义开始逐渐淡化。

媒体和商家更多地使用“双十一”

这个名称,强调其购物节的性质而非单身的主题。

2o12年,双十一创下191亿元的销售额,震惊全球零售业。

美国媒体开始报道中国的这个购物奇迹,《纽约时报》称其为“全球最大的在线购物日”

随着销售额逐年攀升——2o13年35o亿元,2o14年571亿元,2o15年912亿元——双十一已经完全越了它作为“光棍节”

的起源,成为了中国消费实力的象征。

从那四个南京大学男生的寝室玩笑,到全球最大的购物狂欢节,11月11日的意义已经完全被重塑。

如今,很少有人还记得它最初作为“光棍节”

的含义。

即使偶尔有人提起,也多半是在双十一购物之余,顺手一条“光棍节快乐”

的朋友圈,然后继续沉浸在抢购优惠商品的兴奋中。

从自嘲到狂欢,从边缘到中心,这个日子的变迁折射出中国社会二十多年来的巨大变化:互联网的崛起、消费文化的兴盛、年轻一代的自信与自我表达。

而那四个创始者可能永远不会想到,他们那个夜晚的突奇想,最终会演变成一场改变数亿人消费习惯的商业革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