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意外现(1 / 3)

加入书签

2oo5年11月底的香港,春寒料峭,但摩托罗拉亚太总部内的气氛却比室外更加凝重。

一天清晨,当亚太区总裁黄启贤像往常一样步入他那间可以俯瞰维多利亚港的豪华办公室时,目光立即被办公桌上一个鲜艳的红色物体吸引。

那是一款造型新颖的手机,红色的烤漆外壳在晨光下闪着微妙的光泽。

手机旁边放着一份来自情报部门的紧急报告。

黄启贤拿起手机,手感轻盈,做工却出乎意料地精细。

他按下开机键,屏幕亮起,显示出一个他从未见过的启动界面。

"

李明,戴维,立即到我办公室来!

"

黄启贤通过内线电话召唤情报负责人和产品研主管,声音中透着明显的不悦。

五分钟后,李明和戴维·王匆匆赶到总裁办公室。

两人一眼就注意到了黄启贤手中的红色手机,以及他阴沉的脸色。

"

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

黄启贤将手机重重放在办公桌上,声音冷峻。

戴维·王谨慎地拿起手机,熟练地打开后盖,检查电池仓和主板。

他的表情从疑惑转为惊讶,最后变得凝重。

"

光?g1?这是一台典型的联科方案手机!

"

他最终得出结论:"

主板、芯片组、软件平台——全部都是tk的turnkey解决方案,他们基本上就是买来整套方案,加了个外壳而已。

"

李明接着汇报,翻开随身携带的文件夹:"

根据我们的调查,生产商是江州的光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刚刚获得手机生产牌照的初创企业。

"

戴维·王继续他的技术分析,语气中带着工程师特有的严谨:"

联科在2oo3年推出了款手机单芯片解决方案,但真正革命性的是他们在2oo5年推出的turnkey模式。

他们不仅提供芯片,还提供完整的软件平台、第三方软件预装、硬件参考设计,甚至帮助联系零部件供应商和代工厂。

"

他拿起手机仔细端详:"

这意味着任何企业,哪怕没有任何手机研经验,只要购买联科的解决方案,再找家设计公司做个外壳,就能生产手机。

研周期从通常的6-9个月缩短到3-4个月,研成本从数百万美元降至数十万美元。

"

李明补充了市场层面的观察:"

这种模式特别适合中国的大量中小厂商。

他们通常从p3播放器、小灵通等消费电子领域转型而来,熟悉电子产品制造,但缺乏通信技术积累。

联科的方案为他们打开了手机制造的大门。

"

"

联科方案?山寨机!

"

黄启贤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带着难以置信的语气:"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最近低端机型销量大幅下滑的原因?这种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产品,居然能卖得这么好?"

戴维·王点点头,拿起桌上另一台标着"

摩托能拉"

的山寨机进行比较:"

看这做工,这材质,甚至模具设计都很相似。

我敢打赌,它们都来自江州的某个工厂集群。

"

他将两台手机并排放在一起:"

光g1和这个仿冒我们品牌的摩托能拉,很可能是同一家代工厂的产品,只是用了不同的外壳和1ogo而已。

"

黄启贤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江州?又是江州?我们最近收到多起投诉,说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