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国有企业改革的阵痛期(3 / 3)
以找我。
厂里的事情,或许我能提供一些建议。”
回程的路上,雨渐渐小了,但车内的气氛依然凝重。
陈满仓先打破了沉默:“这些老国企的问题真是积重难返啊,明明是国家的重要资产,怎么就成了负担呢?”
沈若兰轻声说:“那么多工人一下子失去工作,以后怎么办啊?刚才在医院,我看到好几个下岗职工来看病,都说医保断了,不敢住院,只能开点药回家忍着。”
明朗凝视着前方的道路,缓缓说道:“国企改革是必由之路,问题不在于要不要改,而在于怎么改,像江州棉纺厂那样一破了之,简单粗暴,留下大量社会问题;但也有些企业通过渐进式改革,实现了软着陆。”
“小明有什么想法?”
陈满仓问道。
明朗沉吟片刻:“玻璃器皿厂的核心问题是人员负担重、设备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
但如果能够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保留有竞争力的部分;开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同时妥善安置职工,不是简单地把他们推向社会,或许还有重生可能。”
沈若兰若有所思地说:“但是这样做需要大量资金和精力,谁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呢?”
明朗微微一笑:“或许有人愿意尝试。
毕竟,这个厂有着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和老工艺人的宝贵经验,这些都是无形资产啊。”
雨已经停了,天边出现了一道淡淡的彩虹。
明朗希望,这道彩虹也能出现在江州玻璃器皿厂的上空,给那些无助的工人们带来一线希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