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海展(3 / 4)

加入书签

p>

这已远一场寻常商业博览的规模,更像是一次江南财富与影响力的集中检阅,一次对靖海伯陈恪及其所代表的“开海”

国策的集体观望。

想攀附陈恪这棵新晋大树、为家族寻求新靠山和新出路的,不在少数。

朝中无人,办事艰难,这是所有商贾的共识。

如今一位圣眷正隆、手握实权、且明显要在大海上做文章的靖海伯亲临江南,无疑是天降良机。

当然,更多人是来看风向,看虚实,看这位曾以强硬手段扫平苏州倭患、扳倒豪强的“陈阎王”

,此番究竟要唱哪一出。

博览园深处,一处临时辟出的静室内。

陈恪正对着一面铜镜,由两名侍从协助,整理着最后一处袍服细节。

今日他并未穿着寻常的绯色官袍或简便戎装,而是换上了一套极为庄重华贵的伯爵常服。

这是由远在京师的常乐亲自打点、遣快马送来的。

袍色是象征尊贵的绛紫,以金线织就繁复的蟒纹与云海江崖图案,在晨光下流转着低调而威严的光泽。

玉带束腰,悬着代表身份的金銙銙和牙牌,头戴七梁冠,足蹬粉底皂靴。

这一身行头,将他平日掩藏的勋贵气度与朝廷重臣的威仪彰显无遗。

与往常的简朴干练截然不同,但极合今日场合——他需要以最无可挑剔的仪容,向江南的财富精英们展示朝廷的决心、皇家的恩典,以及他本人不容置疑的权威与信誉。

“伯爷,”

阿大悄无声息地步入静室,来到陈恪身后,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沉稳,“那边已有了回信。

按您的吩咐,事,都办妥了。”

陈恪对镜整理玉带的手微微一顿,镜中映出的眼眸深处,锐利的光芒一闪而逝。

他嘴角缓缓勾起一丝尽在掌握的弧度,随即化为一声低沉而畅快的轻笑:

“好!

甚好!

回头我亲自修书,谢过岳父大人与陆指挥使。”

他心中最后一块石头落地,底气更足。

此时,园外传来的喧嚣声浪又抬高了几分,预示着吉时将至。

陈恪深吸一口气,最后看了一眼镜中那位不怒自威、贵气逼人的靖海伯,转身,大步流星地向外观礼高台走去。

袍袖拂动间,带起凛然之风。

博览园中心,早已搭起一座丈许高的木台,铺着红毡,背景是一面巨大的明黄色龙旗和“钦命开海”

的杏黄旗幡。

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翘以盼。

维持秩序的并非寻常衙役,而是一队队身着靛蓝军服,纪律森然的苏州卫所兵。

这些军士许多人都曾经历过数年前那场苏州保卫战,亲眼见过陈恪如何带领他们血战倭寇,对其敬若神明。

此刻由他们来维持秩序,自然令行禁止,无人敢造次,在一片喧腾中硬生生隔出一条通道和一片肃穆区域。

苏州知府王重光早已候在台侧,见陈恪现身,立刻迎上,低声道:“伯爷,一切准备就绪,吉时已到。”

陈恪对他微微颔,递过一个“放心”

的眼神,随即在王重光、阿大及一众将领护卫的簇拥下,登上了高台。

他这一现身,原本鼎沸的人声骤然一静!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那身华美威严的伯爵礼服,那久居上位、杀伐决断蕴养出的凛然气度,与他年轻的面容形成强烈对比,带来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压迫感。

许多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商贾,此刻才真切感受到这位靖海伯的分量。

陈恪步履沉稳,行至台前,目光如电,缓缓扫过台下鸦雀无声的人群。

他并未立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