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武将徐逸(3 / 7)

加入书签

他的有效治理下,这一片广袤地域的军事防务得到极大加强,百姓们也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话说后来,曹魏方面派出大将曹休、张辽以及臧霸统率大军,气势汹汹地向东吴发起了猛烈的攻势。而东吴这边,则由吕范亲自挂帅,带领着徐盛、全琮还有孙韶等一众猛将,率领强大的水军部队在洞口县一带严阵以待,准备迎击来犯之敌。就在此时,吕范因为功勋卓着,受到朝廷封赏,获封为前将军,并赐予假节的殊荣,同时爵位也改为南昌侯。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双方激战正酣之时,前线突然遭遇狂风大作。这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让吕范等所率的水军部队在当晚就被吹得偏离了原来的位置,径直漂到了长江北岸。

早已等候多时的曹军将领张辽和王凌见状,立即指挥军队展开迅猛的攻击。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吕范所部的战船一艘接一艘地倾覆于江中,船上的士卒们有的在激烈的战斗中英勇牺牲,有的则不幸坠入水中溺水身亡。一时间,江水被鲜血染红,惨状令人触目惊心。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战役中,吕范一方损失惨重,死亡人数多达数千人之众。

尽管遭受了如此沉重的打击,吕范却并未轻言放弃。在经过一番艰难的抵抗后,他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地下令撤军,率领残部退守防线。虽然这场战斗以东吴的失利告终,但吕范在战场上表现出的坚毅和果敢仍然赢得了众人的尊敬。

待吕范回师之后,出人意料的是,他依然得到了重用,被委以扬州牧这一要职。说起这位吕范大人,他向来注重自己的仪表威严,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大将风度。因此,东吴的士族子弟们,诸如陆逊、全琮等人,无不对他怀有敬畏之心,平日里见到他都是恭恭敬敬、礼数周全,丝毫不敢有任何轻慢或者不检点的行为举止。

不仅如此,吕范的居住之所布置得极为奢华,他本人日常所穿着的服饰也是精美异常,在当时堪称奢靡之风的代表。不过,尽管生活讲究排场,吕范对待公事却是一丝不苟,勤勉有加,始终严格遵守国家法度。正因如此,孙权对于他的忠诚和勤奋赞赏有加,对其生活中的些许挥霍之举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未加以责备。

话说当时,竟有人心怀叵测,跑到孙权跟前搬弄是非,污蔑吕范和大将贺齐所着服饰华美绚丽,堪比王者之服。然而,睿智如孙权者岂会轻易受人蛊惑?他当即驳斥道:“想那昔日管仲也曾犯下逾越礼仪之举,但齐桓公却能以宽广胸怀包容相待,并未因此妨碍其成就霸业。而今我之子衡、公苗二人,根本就没有夷吾那般大的过失。他们不过是所配备的兵器器具精良一些,所率舟船车马队伍整齐有序罢了,如此做也无非是为了整顿军容,又怎会对我的统治造成丝毫损害呢?”那人闻听此言,自知理亏,再也不敢多言半句。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黄武七年(公元228年),吕范因其赫赫战功及卓越才能,获孙权亲授大司马一职。只可惜,那象征着无上荣耀的印绶尚未来得及颁发到他手中,吕范便已重病缠身,最终抱憾离世。孙权得知此噩耗后,悲痛欲绝,亲自身着素服为其举行哀悼仪式,并派遣使者快马加鞭地将大司马印绶送至吕范灵前。

次年,即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迁都建业。途中,当行至吕范墓前时,孙权睹物思人,往昔种种瞬间涌上心头,不禁悲从中来,高声呼喊:“子衡啊!”话音未落,泪水早已夺眶而出,且久久不能停歇。待回到都城之后,孙权更是下令要以太牢之礼隆重祭祀吕范,以此表达自己对这位忠臣良将深深的缅怀与敬意。

轶事典故

不肯私请

在那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孙策雄踞江东,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和霸气。他深知财务管理对于一方势力的重要性,故而委以重任给吕范来掌管财政大权。

彼时的孙权尚还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