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1章 冯家(3 / 4)

加入书签

了兴兵的心思。

“孙儿此番见耿国公,见他态度公瑾,倒是不像是有二心的样子。”

“更何况,带两子入京.......”

“大多数人的心思,是不会写在脸上的。”李渊笑道:“能掌控一方的人,更是如此。”

“当年朝廷要派兵,这件事,怕也是将他吓得不轻。”

“他的确是没有什么异心,这几年没到长安来,也是南方形势不稳定,地方上争权夺利,不比长安城简单多少。”

“满朝,能看明白的,魏征算一个。”李渊轻笑:“冯盎若是要反,何必等到二郎登基之后呢?武德年间,天下未定,他若想割据一方,自立为王的机会多的是,且名正言顺。”

举旗打仗嘛,讲究的就是一个师出有名,名正言顺。

贞观年间谋反,哪儿来的“名正言顺”?

“是。”李承乾颔首应声:“当初魏监也是如此说的,还说岭南路途遥远、地势险恶,有瘴气瘟疫,不可以驻扎大部队。况且,所谓的反叛,尚且没有形成,朝廷不可兴师动众。”

“孙儿记得,当初上奏说冯盎谋反的,不在少数,不然,阿耶也不会想要征发江、岭数十州兵马大举讨伐。”

“魏监说,冯盎若是反叛,必然分兵几路占据险要之地,攻掠邻近州县。”

“可是,这么多人说冯盎反叛,冯家的兵马,却是没有动静,没有出境。”

“当年如果真的直接派兵过去,恐怕不是反叛,也要逼得人反叛了。”

李渊颔首。

二郎身边的那些人,也是剽悍无比啊。

后来冯盎虽然没有来长安,但是冯智戴来了,天子的使者已经到了岭南,如果冯家这边没有人来长安表态,那就真的要打起来了。

天下不安定的时候,尚且不曾有割据之心,天下安定了,又怎么会有?

岭南这地方,虽然天高皇帝远的,但是人力物力,如何与中原相比较?

李泰在一旁听得似懂非懂,这事儿,不是已经过去了嘛。

而且,现在人家也主动来了。

质子的事情.........

李泰忍不住问道:“那冯盎会愿意吗?留一个儿子在长安。”

李渊哈哈大笑,“他既然主动来长安,自然已经做好了准备,他是聪明人,心里有数的。”

李复沉吟片刻。

“若是冯盎在岭南配合这件事,那势必会更加顺利。”

“放心吧,不会有意外的。”李渊笑道:“冯盎这个人,朕与他也是打过交道的,如今天下安定,他在岭南,翻不起什么风浪。”

苏定方来年离开长安去办水师的事情,是要去登州。

至于广州那边,还要靠党仁弘。

党仁弘是李世民的心腹,在广州做都督,算是安插在那里,经营广州之外,可是看着点冯盎以及冯家。

广州都督府统管岭南十三州,党仁弘是广州都督。

品,细品。

他在那里这些年,早就该将冯家的底细摸清楚了。

冯盎这次带两个儿子来长安,未尝没有这原因在里面。

冯家往后,只能做大唐的顺臣。

“今年,各地的朝集使都已经到长安了吧?”李渊问道。

李承乾点头。

“都已经到齐了。”

“往年,都没有这般齐过。”

李渊哈哈一笑,不做评价。

“不仅仅是朝集使,还有诸多番邦的使臣呢,过年可是件大事。”李泰补充说着:“最近听宫里的人说,隔三差五的,就有番邦使者觐见。”

“林邑的使臣来了吗?”李渊问道。

殿内骤然安静。

李承乾点头。

“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