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裁三边饷甘肃再兵变(2 / 3)

加入书签

安抚,"

新任辅成基命慢条斯理地说,"

北直隶现在战事吃紧,四城还没拿回来,户部空虚,诸位以为如何?"

"

不可开此先例,"

新任兵部尚书梁廷栋立刻说道,"

陛下早就说过了不能轻易增各省,若都来要钱,朝廷如何应付?何况陕西连年欠收,根本就是地方官治理无方!

"

周延儒轻啜一口茶,任由他们在争论。

正月入阁以来,他大多时候都保持这种谦逊沉默的姿态。

但今天,他准备说点什么。

"

下官有一愚见,"

周延儒放下茶盏,声音不疾不徐,"

陕西饥荒固然有地方官的责任,但甘肃兵变却不可小觑。

听闻已有三千边军沦为盗匪,若与延绥那些贼头勾搭上,怕是一个大麻烦啊。

"

"

玉绳(周延儒字)多虑了,"

梁廷栋不以为然地打断他,"

边军哗变年年有之,派个御史去训诫一番便是。

"

周延儒微微一笑:"

本兵所言极是。

不过我听闻,甘肃总兵杨嘉谟素有威名,此次却对兵变处置不力,恐有纵容之嫌。

不如派员彻查,若确有其事,正好整顿边镇。

"

何如宠说道:"

玉绳可有人选?"

"

御史杨维垣刚正不阿,可当此任。

"

会议散去后,周延儒独自留在值房,他刚上任急需做出一些事,于是在仔细思考该如何省钱又能处理好这件事。

杨嘉谟也不是什么事都没做。

他带着二十多个亲兵在雪地里走了三天寻找逃兵,终于在一处山谷找到了逃兵。

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正围着几口大锅分食抢来的粮食。

见到总兵带着亲兵前来,逃兵们先是惊慌,随后纷纷拿起武器。

"

都放下!

"

一个魁梧的军官喝道,"

看看将爷要说点什么。

"

杨嘉谟认出了他,凉州营千总,也跟着自己打过好几仗了。

杨嘉谟径直走到锅前,舀了一勺稀粥喝下,"

就这点粮食,值得你们拼命?"

"

将爷,兄弟们实在撑不住了。

家里老小饿得吃土,朝廷却连饷银都不!

我们不当逃兵,难道等着全家饿死吗?"

军士中传来压抑的啜泣声。

杨嘉谟环视这些熟悉或不熟悉的面孔,每一道皱纹里都刻着边关的风霜。

他们都没错,是朝廷对不起他们。

可为了自己的前程,他只能说些违心话将他们骗回去了。

"

我知道你们的苦,但抢粮杀人,只会让事情更糟。

跟我回去,我保证一定为大家讨个公道。

"

"

回去等着被军法处置吗?"

有人喊道。

杨嘉谟猛地拔出佩刀,士兵们顿时紧张起来。

却见他挥刀割下一缕头:"

我杨嘉谟在此立誓,若不能为兄弟们讨回军饷,有如此!

朝廷若要治罪,我一人承担!

"

那凉州营千总第一个跪下:"

我等愿随大人回去!

"

回镇的路上,杨嘉谟心情沉重。

他知道自己的承诺多么苍白,朝廷根本不会理会这些人的死活。

叫他们回来也只能暂时稳住,他后续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