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点灯子赵胜起义(3 / 4)
/p>
忽然窗外传来"
咔嚓"
一声轻响,像是有人踩断了枯枝。
李氏刚要起身,被他一把按住——月光投在窗纸上的人影,分明是僧人的秃头轮廓。
转眼到了月中,石油寺对外施粥,赵家几人天不亮就去排队。
轮到他们时,慧明突然将粥勺一收:"
赵施主,听闻令爱前日偷了佛前供果?"
小荷吓得直往祖母身后躲,赵王氏连忙赔笑:"
方丈明鉴,孩子只是摸了下供盘"
"
摸?"
慧明冷笑,突然从袖中抖出个干瘪的苹果,"
这是在你们家炕席下找到的。
这事怎么说?粥是绝对不会给你的。
"
事情急转直下,三日后赵胜正在院中劈柴,突然冲进一队衙役。
为的举着着一张状纸:"
赵胜!
有人告你题反诗!
"
展开的宣纸上,"
敢笑黄巢不丈夫"
七个大字刺得他眼前黑——这字迹竟与他的有八分像!
"
冤枉啊!
"
赵王氏扑上去抱住衙役的腿,"
我儿日日苦读圣贤书"
话未说完就被一脚踹开。
李氏抱着小荷缩在墙角,孩子的哭声像钝刀割着赵胜的耳膜。
县衙大牢里,赵胜透过小窗看见月亮圆了又缺。
知县提审他时,案头赫然摆着一本《武经总要》的抄本,书页间夹着张纸条:"
十八子当主神器"
。
师爷阴笑着举起供状:"
石油寺三个僧人都画押了,说你常说要效仿黄巢夜读兵书,这《武经总要》常常研读。
"
惊堂木拍响时,赵胜听见门外传来妻子的哭喊。
紧接着是师爷凑到知县耳边说的话。
一切他都明白了。
可是为什么这个秃驴一定要置他于死地?不就是借用油灯读了书吗?寺庙的油他不用难道就不烧了吗?
当戴着枷锁被押出县衙时,赵胜看见妻子被两个差役拖着往相反方向走。
李氏的衣襟撕开大半,间还插着他去年送的木簪。
"
相公!
"
她突然挣出一声凄厉的喊叫,"
娘她"
后面的话被衙役的巴掌打断,女儿小荷也不知去向。
崇祯三年四月一个夜晚,赵胜挣断绳索逃出大牢。
他拖着一身伤爬回老宅,只见焦黑的房梁斜插在废墟里,村里一个青年偷偷告诉他:那日他刚被押走,县衙就来抓反贼家属。
赵王氏护着孙女不让拖走,被马鞭抽得撞死在磨盘上。
李氏被绑走时,怀里还死死攥着烧焦的《孟子》残页。
而赵胜大哥二哥一家人也被抓进了监狱,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
这是在您家灶膛找到的,青年塞给他一个布包。
油纸里包着半块没烧完的月饼——去年中秋剩的,李氏一直舍不得吃。
赵胜跪在废墟里,雨水混着血水在月饼上冲出淡红的沟壑。
半月后,延水河畔的乱葬岗新添了三座矮坟。
碑是块粗砺的砂岩,上面用柴刀刻着"
慈母赵王氏"
、"
爱妻赵李氏"
、"
女小荷"
。
赵胜跪在地上痛哭,一切委屈都化做泪水流到了土地上。
"
点灯子!
官军搜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