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都不知道给我找个台阶下么!(2 / 2)

加入书签

重臣则立于一旁,沉默不语,他们的沉默,并非无知,而是承载了太多权力、利益与人性的复杂重量;而高要,则高踞王座之上,冷静地审视着这一切,他既要判断政令本身的利弊,更要权衡这表态背后所反映出的朝局力量变化与人心向背。

这一刻,讨论的已经不仅仅是科举制该不该行、何时行的问题,更是一场关于权力、忠诚、人性与政治智慧的无声较量。高要的最终决断,将不仅决定一项制度的命运,更将为他这个新生王朝的君臣关系和政治文化,定下最初的基调。

就在武涉伏地请罪,高要沉默审视,而殿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之际,一个身影动了。一直缄默不语的丞相萧何,仿佛瞬间从某种深沉的思虑中惊醒,他敏锐地捕捉到了王座之上那看似平静的目光背后,所蕴含的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他意识到,此刻僵局的打破,需要一个契机,一个既能维护君王绝对权威,又能保全直臣、并将国事导向正轨的巧妙转折。

“王上,”萧何上前一步,撩起官袍,郑重地跪倒在武涉身侧,声音沉稳而恳切,“武涉大人方才所言,词锋固然激烈,言语间或有冒犯天威之处,然其初衷,臣愿以性命担保,绝非出于私心,实乃一片赤诚,为我大秦万年基业计!其忧心国事,拳拳之心,天地可鉴。恳请王上念在其一心为公,虽有不当,其情可悯,免除责罚,以示王上宽容纳谏之胸襟!”

萧何这一跪,一求情,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关键的石子,瞬间激起了连锁反应。他不仅是百官之首,更是高要最为倚重的臂膀,他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朝堂重臣的集体意志风向。一旁素有“谋圣”之称的张良,眼中精光一闪,立刻领会了萧何此举的深意。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紧随其后,也跪拜下去,声音清越而富有说服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