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o4章 新的开始4(1 / 2)

加入书签

“我们现在有各类坦克过4ooo辆,装甲车、自行火炮、火箭炮加起来也突破3ooo辆。”

“这些都是华联自产的新型号——国内兵工厂已能自主生产中型坦克,装甲厚度、火力强度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空军的展同样迅猛,飞机总数已突破一万架。”

“我在在南部的空军基地考察时,看着眼前的一排排战斗机、轰炸机整齐列阵,机翼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泽。”

“年轻的飞行员们每天进行高强度训练,从起降、格斗到轰炸,每个科目都力求精准。”

“我们政府对于国防力量大建设是全心全意投入大,没有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我们根本无法实现远大的抱负!”

“海军的建设则书写了另一段“跨越式展”

的传奇,如今的华联海军已拥有三艘大型航空母舰、四艘重型巡洋舰。”

“更有两艘衣阿华级战列舰——这两艘巨舰排水量四万吨,装备着4o6毫米主炮,堪称“海上堡垒”

,成为航母战斗群的“带刀侍卫”

。”

“此外,轻型巡洋舰、驱逐舰、扫雷舰、油料补给舰、潜艇等辅助舰艇加起来过一百艘,一支初具规模的蓝水海军已在中南半岛周边海域成型。”

“当然这份辉煌背后也藏着一丝尴尬,“军舰等人”

成为海军亟待解决的难题。”

“由于舰艇数量增长过快,合格的水兵出现了严重缺口——操作现代化战舰需要专业的轮机兵、通信兵、炮兵、雷达兵,这些人才的培养周期长达数年,远赶不上舰艇下水的度。”

“为此,海军紧急启动了成培养计划,从高校选拔理工科学生,从陆军抽调有机械基础的士兵,进行为期半年的集中培训。”

报告的最后,宋子廉走到窗边,指着窗外欢庆的人群说道:

“这些成果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每一位工人在机床前熬红的双眼,是每一位农夫在田埂上流下的汗水,是每一位士兵在训练场上磨破的军装换来的。”

“战争尚未结束,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攥紧拳头、齐心向前,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他的话语再次引全场掌声,这掌声穿透会场,与街头的欢呼声融为一体。

阳光洒在华联的土地上,照亮了工厂的烟囱、田间的稻穗、军营的旗帜,也照亮了这个新生政权在烽火中崛起的未来。

此刻的欢庆,既是对过去一年成就的致敬,更是对即将到来的胜利的期许。

1943年底的华夏大地,依旧笼罩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之中。

但与前几年的艰难困厄不同,这一年的局势正悄然生着微妙的变化,国民政府高层在年终复盘时,脸上终于多了几分久违的轻松——总体而言,这是令他们相对满意的一年。

尽管太平洋战场的炮火尚未完全烧到日本本土,华国战场的压力依旧沉重,但一系列新变量的出现,正为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注入新的生机。

这一年年初,最让国府揪心的莫过于国际援助的断裂,日军在前一年的攻势中,凭借东南亚战场的余威,悍然占领了印度东部大片领土。

那条维系着华国战场生命线连接中缅印的公路与中印驼峰航线的衔接点被切断,美国援助的武器、弹药、药品等战略物资几乎彻底断绝。

消息传到重庆时,军政部的会议室里弥漫着压抑的气氛,参谋总长何应钦在会上拍了桌子:

“没有美援,前线将士拿什么跟日本人拼?难道要靠血肉之躯去挡坦克吗?”

就在国府上下一筹莫展之际,“华联”

的势力异军突起,几乎完美填补了美援断绝留下的空缺。

更让国府安心的是,华联并非外来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