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治淮(二)(1 / 2)
“三湖连通之后,从安徽蚌埠淮河中游起点,至江苏洪泽湖入口处,此处原有长约三百余里的河道,但已经完全淤塞,需清淤扩河,河道扩宽五十至六十米,加深三至四米……”靳辅手指在地图上一划:“黄小松黄教授他们设计的那新式抓斗挖泥车,本来也是准备拿来清淤扩河的,却没想到提前用上了…….”
“除此之外,颍河、涡河,两河皆为黄河支流,于安徽段泥沙淤积严重,需拓宽至三十至四十米、加深二至三米,同时在支流入淮口筑三百米左右的导流堤,引导清水入淮,避免泥沙倒灌。”
“淮河下游治理,最主要的便是这洪泽湖,洪泽湖是淮河下游最为紧要的天然蓄水池,而洪泽湖最为紧要的便是这高家堰,自黄河夺淮入口以来,只要高家堰能守住,便有惊无险,高家堰溃决,定然洪水横行,此番洪灾,也不例外。”
“高家堰原堤为明代夯土大堤,时至今日已经难以承受越来越汹涌的洪峰,必须全面改造为石堤,康熙十五年高家堰溃决之后,对高家堰的整修从清廷到如今红营治下一直在持续,已经有一部分地区改造为了石砌大堤,此番高家堰溃决,那些石砌地段便稳如泰山,溃决之处基本都是前明之时的夯土堤。”
“在下以为,灾后对高家堰大堤的修复,就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造,优先改造三河闸至淮安段四十余里的堤坝,以条石垒砌,糯米灰浆粘合,顶宽至八米,高至十米左右,内侧设两米防浪墙,其余地段则先于外侧设埽工护坡,然后再逐步改为石砌大堤。”
“其次,在高家堰大堤上还需新建五座减水坝,坝宽至少二十米,高至少六米,汛期洪泽湖水位超限之时,可借其分级泄洪,避免大堤溃决。”
“高家堰大堤改造之后,还要对原淮河故道进行改造,从洪泽湖三河闸出口至江苏盐城黄海入海口,全长大概四百多里,此淮河故道已经完全淤塞,必须要清泥疏浚,并且将原有河道扩宽至七十米左右,加深至六米左右,河道中段可设间距六十米左右的束水堤,以束水攻沙之策,引洪泽湖清水冲刷深层泥沙入海。”
靳辅顿了顿,抬头看了一眼城门楼子外阴雨不停的天空,继续说道:“盐城大丰段,泥沙厚度高达五米,而且全是硬土,束水冲沙之策对其无用,以人力挖泥除沙,即便有新式抓斗挖泥车,也必然耗日持久。”
“之前治淮之时,便有部队尝试以炸药爆破清淤,这段时间疏通分洪渠,若不是因为暴雨不断又需要抓紧时间,才没时间也没法以炸药疏通,但之后治淮之时,便能选干燥之日,以精密之计算,于淤沙之中埋入装满火药的陶罐,引爆后松动泥沙,再用浚泥工具清理或引水冲沙。”
“最后,还需开挖淮河新道,以免单一入海通道为泥沙堵塞以至洪灾,在下亲自去查看过,可于故道东侧开挖,西接洪泽湖,东连海州入海口,此处本有串场河古河道等天然洼地,只需对原有河道进行加宽加高、再新修一部分河道连接缺口,然后于两岸筑堤,工程量便能减少许多,非汛期之时,也能借此新河引水灌溉淮安、盐城、海州等地农田,亦可兴旺农林。”
“然后是扬州、泰州、盐城等里下河地区,此处为淮河支流汇集之处,本易积水,需开挖排水河,连接高邮湖、邵伯湖和淮河新道,这排水河直接可以在我们如今正在开挖的分红渠的基础上挖造,再修建十座左右的排水阀,便能将洼地积水引入淮河新道入海,又能在汛期防止积水倒灌农田。”
“若是能够完成,安徽中游洪水可通过蓄洪湖区缓冲,江苏下游入海通道畅通,黄河入淮泥沙可减少七成左右,洪灾可从每年一次降至十年一次,蓄洪湖区还能开垦垦殖田一百八十万亩左右、灌溉田两百万亩左右,加之沿线新修水利,淮扬黄泛之地,便可成为一片鱼米沃土,侯掌营之前头疼的那些失去漕运的漕工如何安置的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