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前国的天空被一层厚重的铅灰色云层压得极低,濑户内海的潮气顺着海风漫过原野,在天神山城的石垣上凝结成细密的水珠。虽听闻九州岛正遭台风肆虐,裹挟着毁天灭地的风雨,但四国岛如天然屏障般横亘对岸,将狂躁的气象阻隔在外,只留此地一片沉闷的阴郁。城下旷野中,尼子家的大军如墨色洪流般铺开,旌旗在微风中低垂,甲叶碰撞声断断续续,却透着令人窒息的威压。
近两万大军的阵列里,帅旗下的身影格外醒目。37岁的尼子晴久立在土垒高台之上,漆黑大铠如蛰伏的巨兽般包裹着他挺拔的身躯,甲片间萌黄与赤色的威绳交织缠绕,在昏暗天光下仍像跳动的火焰般灼眼。这套重达三十余斤的大铠工艺精湛,胸口的栴檀板与鸠尾板以铁与鹿皮层层叠加,边缘的弦走韦打磨得光滑如镜,既防弓弦刮损又添威严 。肩头的大袖甲片层层叠叠,悬绪与水吞之绪在背后打成华丽的总角结,穿过总角付之环稳稳固定。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顶严星兜,巨大的金色铲形前立直指苍穹,即便无阳光映照,仍透着逼人的锋芒——这不是朝廷任命的象征,而是尼子家对山阳道赤裸裸的实力宣告。
后人提及泥轰战国史,除了为统一日本分阶段做出巨大贡献的战国三杰之外,基本就只知道和三杰交过手并且战绩亮眼的龙虎狮(手取川、三方原,小田原,第一个可能虚构,最后那个是儿子败绩,会吹的日子人觉得老子也许能赢。)、最佳垫脚石“弓”,之外也就是知道三好长庆等几内、东国的人物,对西国强大战国大名了解不多,但是大内、尼子、大友,鼎盛时都拥有差不多同期甲相骏三家之二甚至更高的石高,而尼子晴久这个被很多人认为不如祖父尼子经久的继承人,实际上实现了尼子氏最庞大的版图和最有力的领国支配。
——从山阴道中间的根据地出云国出发,帅大军攻伐不管怎么走都至少相隔两个令制国的备前国本地势力,在这一时期,能做到的战国大名可没几个……
尼子晴久左手按在腰间太刀柄上,冰冷的鞘身透过笼手的丝绸面料传来触感。他目光如鹰隼般掠过前方的天神山城,城墙上浦上氏的旗帜稀疏飘摇,守军的身影在垛口后若隐若现。
此刻的尼子晴久并不知道传统强敌大内家内部已经发生剧变,只知道他必须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