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佛敌武敌是细川(1 / 4)
几位佛门高僧住持,出席这次法会的原因,自然不可能那么简单,特别是法华宗(严格来说是日莲宗)的高僧和他们带的僧众。
十五年前,有所谓“法华一揆”,不,既然本书的主角是名义上的一向宗僧官,那就应该和一向宗一个立场,称呼其为“天文法华之乱”。
日本战国时代乃至整个武士统治的八百年间,说岛国恶僧的时候,似乎不提临济宗和曹洞宗,本书也是如此,主角亲爹、乌帽子亲都是临济宗的,年纪大的主角小老婆一家都是曹洞宗信徒,是不是这两个宗门就是好人?
扯淡!信他们是好人就跟相信崇祯朝都是众正盈朝一样是纯Sb……
掌握话语权的群体才是“好人”,临济宗主要信徒是中上层武家和公卿,曹洞宗的主要信徒则是中下层武家——那还是统治集团成员,而且因为人数的关系,真要搞事时,声势比之临济宗还要浩大,这种成分下,在记录历史的武家眼中,这就是自己人,他们自然是“好人”!
而所谓的一向宗,即净土真宗,虽然最上层也算是极尽奢华,并且积极走上层路线,但是其普通信徒,基本上是最底层的农民作人或者战乱频发地区的在地武家,前者时不时就要抗税抗捐“落武者狩”,后者容易跟战国大名及其臣下拉锯,那自然是“坏人”……
那“法华宗”的主要信徒是什么人?
首先没有一个宗派意义上的“法华宗”,而是以“日莲宗”为代表的,以《法华经》作为根本经典的日本佛教宗派。至于这些宗派的主要信徒是谁?
武家和贫民之外,那就是城市里的町人职人了,也就是所谓是町众(城市工商业者),尤其是从事土仓(典当业)和酒屋等行业的人构成了信众的中坚力量,他们有点文化,不至于“一向念佛”,却不多,只够记住一本《法华经》……
室町后期,法华宗遵循不从不施(不接受不信者的布施,也不向不信者布施)的法理,采取了极端排斥其他宗门的战斗性立场。因此,尤其频繁地受到山门(比叡山延历寺)的攻击,并逐渐主动武装起来。
法华宗的武装与为了町自治和自卫而团结起来的町众,以及松崎等近郊的法华宗农民信徒相结合,发展成了作为门徒集团携带武器、赌上性命战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