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集:小林竹篾融糖韵(3 / 3)
的竹编龙,心里满是欢喜——这是她第一次编这么复杂的竹器,也是第一次真正明白“顺其道”的意思。原来不管是编竹篾,还是做人做事,都不能太急,要顺着规律来,才能做好。
非遗展那天,小林和逸霄把竹编糖龙搬到了展台上。龙身是青润的竹色,嵌着琥珀色的苏绣糖色线,阳光照在上面,线像流动的糖汁,龙身仿佛活了过来。很多人围在展台前,赞叹不已,有人问起这手艺的来历,小林就说起糖龙老先生,说起“竹性如甜,需顺其道”的道理,说起逸霄和张奶奶的帮忙。
逸霄站在旁边,看着小林从容地讲解,心里很欣慰。他想起糖龙老先生生前说的话:“手艺要传下去,不只是传技巧,更是传心。”现在,他知道,这手艺已经传下去了,传在了小林的手里,也传在了她的心里。
展会结束后,小林和逸霄把竹编糖龙带回了书房。小林把它放在窗台上,阳光照在龙身上,泛着温润的光。她拿起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竹编糖龙,不仅是一件作品,更是一份传承。传承的不只是手艺,还有那份对材料的尊重,对匠心的坚守,对甜的理解——甜不是急出来的,是慢下来,顺其道,才能品到的味道。”
逸霄走过来,递给小林一罐新熬的糖雾糖浆:“下次我们试试编糖色的竹篾,用甘蔗汁泡过的竹篾,编出来是淡琥珀色的,肯定更好看。”
小林接过糖浆,笑着点头:“好啊,下次我们一起编,编一条更大的竹编糖龙。”
窗外的桂树又落了片叶子,飘进书房,落在竹编糖龙的龙角上。阳光照进来,龙身的竹篾和糖色线泛着光,好像真的有一条龙,在晨光里轻轻游动,带着淡淡的甘蔗香,也带着传承的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