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灵素弘医筑义途育泽普惠破谜雾(3 / 7)
写出合适的教材,学生们才能早日开始学习。”
为了筹集办学资金,灵枢和素问决定拜访当地的富商。
他们打听到,镇外有一位家财万贯的刘员外。
刘员外的府邸气派非凡,朱红色的大门紧闭,门上的铜环闪烁着冰冷的光泽。
灵枢和素问上前叩响门环,出清脆的声响。
许久,门缓缓打开,一位管家模样的人探出头来,上下打量着他们,眼神中带着一丝傲慢:“你们是何人?来此何事?”
灵枢赶忙说明来意,管家听完,撇了撇嘴:“哼,就凭你们,想在这穷乡僻壤办医学教育?简直是异想天开,浪费钱财。”
灵枢并未气馁,耐心解释道:“管家,烦请您向刘员外通报一声。
医学无贵贱之分,只要有天赋和决心,哪怕出身贫寒,也能成为良医。
我们此举,不仅能造福当地百姓,更是为了传承医学。”
管家犹豫片刻,关上了门。
过了好一会儿,管家再次打开门,面无表情地说道:“员外有请。”
灵枢和素问走进府邸,只见刘员外坐在太师椅上,翘着二郎腿,眼神中透着一丝轻蔑:“你们的想法我已知晓,可这对我有何好处?我为何要把钱投在这看不到回报的事情上?”
灵枢拱手行礼,言辞恳切:“刘员外,您乐善好施,在镇上威望颇高。
若能资助我们办学,日后培养出的医者定能为镇上百姓解除病痛,这也算是您的一大善举,定会赢得百姓的敬重与赞誉。
而且,医学的传承与展,于整个社会都大有裨益。”
刘员外听后,微微皱眉,陷入沉思。
素问见状,补充道:“员外,我们承诺,每一笔资金的去向都会详细记录,定期向您汇报。
待学校建成,也欢迎您随时前来视察。”
刘员外沉默许久,终于开口:“看在二位一片赤诚的份上,我便出资相助,但若是办不出个样子,可别怪我追究。”
灵枢和素问相视一笑,连忙道谢:“多谢员外慷慨解囊,我们定不负所望。”
办学初期,困难如潮水般涌来。
找来的教室虽有了大致模样,可内部设施极度匮乏。
仅有几张破旧的桌椅东倒西歪地摆放着,有的桌椅缺了腿,摇摇欲坠。
窗户没有窗棂,冷风肆意灌进,吹得人直打哆嗦。
灵枢看着眼前的景象,满心忧虑,眉头拧成了一个“川”
字:“素问,如此条件,如何能让学生安心学习?我们得尽快想办法改善。”
素问沉思片刻,目光坚定地说道:“教材一事,我来想办法。
我会编写一本通俗易懂的医学教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轻松学习。
至于教室,我们动学生和村民,一起动手修缮,既能节省开支,又能让大家参与其中,增添责任感。”
说干就干,灵枢和素问召集起村民与学生,说明了想法。
大家纷纷响应,拿着工具,干劲十足地投入到教室修缮工作中。
灵枢和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一起搬运木材,他撸起袖子,双手紧紧握住木材,喊着号子,一步一步稳稳前行。
素问则带着妇女和孩子们,清理教室的杂物,细心擦拭每一张桌椅。
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教室渐渐有了新的模样。
新换上的窗棂挡住了冷风,墙壁被粉刷一新,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
与此同时,素问日夜伏案,编写教材。
她时而皱眉思考,时而奋笔疾书,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让这本教材成为学生们开启医学大门的钥匙。
窗外,夜色深沉,万籁俱寂,唯有素问窗前的烛火摇曳,仿若她坚定的决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