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残灯犹照药庐春道脉潜随针影深(4 / 6)

加入书签

出底下的道家符纸,符上的“无为”

二字正被黑气侵蚀,“无”

字的一撇被扭曲成钩子,“为”

字的点画变成了尖刺,硬生生将“无为”

改成了“不为”

“玄冥医盟在破坏阵眼!”

少年的声音颤,他捡起块掉落的阵石,上面的墨家“守城图”

已被篡改,城墙的垛口变成了獠牙,“他们把道家的‘无为’改成‘不为’,把墨家的‘兼爱’改成‘偏爱’,想让两家思想变成相互攻讦的利器!”

明轩抓起桌上的当归,根茎的“道墨同源”

四字突然化作两道光,金色的是道家“真气”

,青色的是墨家“药精”

,分别飞向石塔的道阁与墨阁。

“张师兄说过,当归的‘归’字,就是‘回归本源’的意思。”

他望着光轨在空中交汇,形成道墨二家的符号,“道家的‘自然’里本就有‘兼爱’,墨家的‘利天下’中本就含‘无为’,他们拆不散的!”

光轨经过石塔窗口时,那人影突然将手中的竹简抛向空中,竹简散开,组成个巨大的“和”

字,挡住了侵蚀阵图的黑气。

灵枢将《针经》抛向空中,书页散开时,道家的“气”

与墨家的“力”

在字里行间流转,组成道金光,护住了石塔的阵眼。

“《庄子?天下》说‘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

他握紧素问的手,两人掌心的“守心符”

同时亮起,“两派哲学就像这药庐的梁柱,道家是‘柔’,墨家是‘刚’,刚柔相济才能撑起医道的天。”

石塔的灯光稳定下来,空中的竹简渐渐落回塔中,只有一卷《道墨合璧》飘到药庐,落在明轩手中。

书卷的封皮是用墨家“防蛀纸”

与道家“云纹绫”

合制的,最后一页画着个未完成的阵图,一半是道家的“七星阵”

,标注着“道法自然”

;一半是墨家的“九拒阵”

,写着“兼爱非攻”

,空白处写着:“待有缘人悟透‘守中’二字,方得医道真谛”

,落款处有个模糊的印章,像是“传灯”

二字。

药庐外的钟鸣再次响起,这次带着祥和的气息,五声一组,是道家“五行相生”

的韵律,中间夹着墨家“五方利民”

的节奏。

素问望着石塔顶端的铜铃,铃舌的“传灯令”

正在光,与药庐的烛火遥相呼应,光影在雪地上织成张网,网眼是道墨二家的符号。

“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

她轻声说,“就像道家从墨家学了‘务实’,墨家从道家学了‘变通’,思想的活水,才是真正的传承。”

明轩指尖捻开《道墨合璧》泛黄的书页,半块玉佩“啪嗒”

落在掌心,温润的玉质带着陈年的松烟香。

他刚将玉佩与灵枢的“守心佩”

对接,就听“咔”

的轻响,两块玉合为完整的太极图,阴阳鱼的眼位突然弹出细小的铜针,针尖分别刻着“道”

“墨”

二字。

玉佩背面的哲思刻痕深邃,墨子“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

的刀痕里,嵌着几粒道家炼丹的朱砂;老子“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的墨迹旁,有人用青铜针补了个墨家的“兼”

字。

明轩的指尖划过庄子“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的刻字,突然现笔画间隙藏着极小的药草纹——那是清瑶姐姐教他认的“同心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