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童蒙针影护芽生稚子药香续脉长(3 / 6)

加入书签

,刺破黑影伪装——那是个披着红肚兜的傀儡,体内“蚀骨蛊”

在墨家“弹簧”

带动下跳动,弹簧弹力系数精准对应《伤寒论》“小儿药减量”

的比例,每跳动一次便释放微量毒素。

素问的七枚彩针突然在孩子们“足三里”

上方组成“北斗阵”

,针尖光晕与稚阳井水汽融合,化作“肥儿膏”

虚影。

“《神农本草经》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

她让明轩分“山楂糕”

,糕点是墨家“矩尺”

与道家“云纹”

的结合体,“这糕里加了‘神曲’与‘麦芽’,按《幼幼新书》‘消积’方配伍,却用墨家‘蒸制器’保持药性——你们看孩子们舌苔,已从‘白厚’转为‘淡红’,说明‘脾运’正在恢复。”

有个放牛娃突然掏出竹筒,里面装着墨家传下的“驱蚊囊”

,囊中“青蒿”

数量竟与《本草纲目》“青蒿截疟”

记载分毫不差,散出清苦药香。

育苗堂的“报时钟”

突然在丑时敲响,钟声韵律与孩子们心跳形成奇妙共振。

明轩的医镜照出惊人景象:钟摆影子在墙上组成“小儿变蒸图”

,每个蒸次都对应孩童“囟门”

闭合程度,其中“三蒸”

位的顽童,囟门跳动频率与第七针暖芒完全一致。

“这钟是宋代墨家‘儿科医工’所造,”

明轩转动镜钮,“钟内‘调时齿轮’会随小儿‘肾气’盛衰变化,你们看这齿轮齿数,与堂中‘百子莲’花瓣数吻合——原来孩童的成长,本就是最好的‘养生镜’。”

黑影残魂在钟声中重组,化作穿肚兜的傀儡,正往“长命灯”

里添“迷魂香”

“小儿的‘精气神’本就稚嫩,”

残魂尖笑,“只需点‘安魂香’,就能让他们忘记养生之道,乖乖受我控制!”

话音未落,堂中所有孩童突然同时拍手,拍打的节奏组成《小儿按摩经》的“打马过天河”

手法,形成道金色气墙,将残魂困在中央。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起忍冬藤叶:“孙思邈说‘凡儿生,宜温凉得所’,我们的‘安魂’是顺应天性,岂是你们的邪术所能比?”

灵枢将第七针插入“长命灯”

灯座,灯油突然沸腾,冒出的青烟在半空组成“儿科针图”

:第一针“安神”

(刺印堂),第二针“消积”

(刺四缝),第三针“固本”

(刺足三里),与墨家“儿科三针”

记载完全相同。

“你们看这灯影投射的穴位,”

他指着墙上光影,“与育苗堂建筑布局形成‘小儿体穴’——百子莲是‘囟门’,稚阳井是‘丹田’,石磨是‘脾胃’,正是上古‘童体同构’的护幼阵。”

墨羽的机关画笔突然在雨地上写出“童”

字,笔画每个拐点都嵌着枚墨家“机关针”

,针尖指向终南山的“育麟谷”

“祖父说那谷里有种‘益智草’,”

少年望着谷口云雾,“需用‘天地人’三针阵的灵力才能催开,结出的果实专治‘小儿五迟’——你们看这草叶形状,是不是很像小儿的手掌?”

他话音刚落,第七针突然剧烈震颤,针身暖芒与育麟谷方向连成金线,线旁雨水开始凝聚,化作墨家“输水器”

管道形状,里面流动着淡金色液体——与孩子们药粥中的“山药气”

色泽一致,泛着温润光泽。

此时,育苗堂的所有生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