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丹青墨韵通阴阳宫商角徵契道心(5 / 6)

加入书签

裂开,露出里面藏着的半块青铜鼎——与黑风寨出土的残片恰好互补,拼合处严丝合缝,出“咔”

的一声。

“是墨家的‘镇艺鼎’,”

素问认出鼎身的纹路,纹路中刻满了医理与艺术符号,“三百年前用来镇压被戾气污染的医艺精魂。

有了它,就能净化这些被污染的精魂。”

鼎身突然转动,出“轰隆”

的声响,产生强大的吸力,将黑气中的残页全部吸入,面具的轮廓在金光中逐渐消散,只留下句回荡在夜空的叹息:“初七,艺成即是劫。”

声音中充满了不甘与怨毒。

晨曦微露时,空场的阵图已融入长安城的脉络,与城市的肌理相连,画阁的丹青、乐坊的丝竹、书斋的笔墨都恢复了平静,仿佛一切都未曾生。

灵枢拾起地上的青铜鼎残片,残片冰凉,他指尖抚过鼎身的纹路,那些医理与艺术符号突然活了过来,在掌心流转成微型的《医艺同源图》。

图中墨瑶正将画笔、琴弦、毛笔投入鼎中,鼎口腾起的青烟化作条赤色巨龙,龙鳞上的鳞片竟是由一个个"

药"

字组成。

"

这鼎不仅能镇压邪祟,"

素问凑近细看,现残片边缘有个极小的锁孔,与太医院青铜柜的钥匙纹路完全吻合,"

还藏着墨家的艺魂——三百年前那些艺术家的精魂都封存在里面。

"

她的指尖刚触到锁孔,残片突然射出道金光,在空中投射出善堂老妪的身影,她正用青铜针修补鼎身的裂痕,针尾的红绳上拴着枚小小的玉坠,与狗剩脖颈上的一模一样。

卫夫人突然指着画阁的方向,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她昨夜画的经络图上,所有的赤色小蛇都钻进了"

命门"

穴,穴位处渗出的朱砂在绢帛上凝成个"

祭"

字。

"

这些画活过来的经络,"

她的声音带着惊恐,画笔在手中不住颤抖,"

是在给初七那天的祭祀引路,就像就像三百年前的那场焚书。

"

柳先生调试琴弦的手突然停住,断弦的截面显露出的人脸轮廓正在微笑,嘴角的弧度与太医院令牌上的"

墨渊"

二字重合。

"

五音本是通天彻地的正道,"

他望着自动缠绕在指尖的丝弦,弦上的血迹正在组成《哀乐》的乐谱,"

却要变成催命的符咒,这难道就是艺道的宿命?"

白乐天的手稿突然无风自燃,火焰中飞出的纸鹤不再衔着医书残页,而是无数个细小的人影,他们穿着墨家的粗布衣,正将医书与乐谱、画稿一同投入火中。

"

《墨子?非乐》言乐者,圣王之所非也,"

他望着逐渐化为灰烬的手稿,眼中满是悲戚,"

原来墨渊要的不是篡改医理,而是让医与艺同归于尽。

"

灵枢将青铜鼎残片与黑风寨出土的残片拼合,完整的鼎身突然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小字,竟是墨家失传的《艺医策》。

策中记载:"

初七子时,当以医魂为引,艺魂为薪,焚于长安城心,方解墨渊之厄。

"

字迹旁边画着的献祭者画像,面容竟与他和素问有七分相似。

"

这是陷阱,"

素问的指尖划过画像的眼睛,那里突然流出黑色的泪水,"

三百年前墨瑶没做的事,凭什么要我们来完成?"

泪水滴在鼎身上,竟腐蚀出个小小的孔洞,孔洞中透出的不是黑暗,而是终南山的景象——善堂老妪正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