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丹青墨韵通阴阳宫商角徵契道心(4 / 6)
制‘医煞’,”
他望着越来越近的太医院灯火,灯火中似有黑影晃动,“三百年前墨瑶焚书的真相,怕是与这有关。
她是为了阻止医理被篡改,才忍痛烧毁那些可能被利用的医书。”
四、艺道同源破邪祟
当画阁的经络图、乐坊的五音谱、书斋的医书抄本同时汇聚到布政坊的空场,天地间突然响起阵奇异的共鸣,似有万千声音在合唱,震得地面微微颤动。
灵枢将青铜符抛向空中,符契在空中旋转,爆出的金光中,浮现出三百年前的景象:墨瑶正与画家、琴师、书生围坐议事,他们神情肃穆,手中的画笔、琴弦、毛笔同时指向中央的青铜鼎,鼎中燃烧的不是炭火,而是融合了丹青、音律、文字的医道精魂,精魂呈金色,在空中流转。
“《中庸》曰‘致广大而尽精微’,”
素问望着空中交织的墨线、音符、文字,它们相互缠绕,彼此成就,“艺术与医学本就是道的两面,就像墨家的矩尺与道家的圆规,缺一不可。
艺术以形表意,医学以理治病,形理结合,方能通晓天地之道。”
她的话音刚落,空场中央突然升起座青铜台,台身刻满了医理与艺术符号,台上的七盏油灯依次亮起,灯光黄晕,照亮了刻在地面的巨大阵图——那是融合了八卦、音律、书法的“医艺阵”
,阵图上的纹路流转着微光,似有生命。
卫夫人挥动画笔,笔尖如飞,将朱砂泼向阵图,赤色的墨线在地面游走,如活龙般灵动,组成完整的十二经脉,经脉上的穴位闪烁着红光;柳先生拨动琴弦,五音的共振在空气中形成肉眼可见的波纹,让阵图中的穴位出微光,与太医院的方向遥相呼应,似在传递信息;白乐天吟诵诗句,声如洪钟,每个字都化作金色的光点,填补阵图的空缺处,光点落下,阵图的光芒更盛。
灵枢和素问站在阵眼,将青铜符嵌入地面的凹槽,符契亮起的瞬间,整座长安城的灯火都开始按照五音的韵律闪烁,明暗交替,如同巨大的生命体在呼吸。
太医院的方向突然升起冲天的黑气,黑气翻滚,遮天蔽日,其中浮出个巨大的青铜面具,面具的眼洞射出红光,红光如利剑般刺破夜空,照得阵图中的经络纹开始扭曲,原本流畅的线条变得杂乱无章。
“墨渊来了!”
灵枢握紧腰间的水晶杖,杖身的裂纹中渗出金色的液体,液体顺着杖身流淌,散出淡淡的清香,“他想夺走医艺融合的精魂,完成三百年前未竟的事!
绝不能让他得逞!”
黑气中飞出无数支黑色的毛笔、断裂的琴弦、燃烧的画纸,带着凌厉的气势,朝着阵眼袭来。
卫夫人的画笔突然化作青铜剑,剑身闪着寒光,她挥剑斩向飞射而来的墨点,墨点遇剑即散,化作青烟;柳先生的琴弦绷成结界,结界透明坚韧,挡住燃烧的画纸,画纸在结界外化为灰烬;白乐天的诗句化作金色的盾牌,盾牌上刻着“仁心”
二字,护住阵眼的灵枢与素问,盾牌出“嗡嗡”
的声响,抵抗着冲击。
“《墨子?备城门》言‘备者,国之大事’,”
灵枢望着越来越近的黑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今日我们要备的,是医道的魂!
是守护苍生的信念!”
阵图突然爆出万丈金光,金光刺破黑气,照亮了整个长安城,丹青、音律、文字的精魂在光中凝成个巨大的“道”
字,“道”
字威严庄重,朝着青铜面具撞去。
面具出凄厉的嘶吼,声音刺耳,黑气中浮现出无数医书的残页,上面的文字正在被墨色吞噬,字迹模糊,似在哭泣。
就在此时,终南山的方向传来七声钟鸣,钟声悠远,震彻心扉,金光中的“道”
字突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