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道墨医会传天下圣火鉴异动示终南(4 / 10)

加入书签

而墨家的青铜香器,炉底有三个地脉引气口,能汇聚地脉阳气,炉盖细孔按八卦排列,可让青烟均匀扩散,再配合道家‘纯阳咒’,方能挡住水晶棺那般厉害的隐性戾毒。”

一位背着药箱的年轻游医举手提问,他约莫二十岁,脸上还带着几分青涩,是刚从父亲手中接过药箱的江湖医者:“素问大夫,我走江湖时,常见百姓用艾草熏屋,却不知道怎么跟墨家机关结合。

您能不能详细讲讲,这青铜香器的用法?比如怎么判断引气口是否对准了地脉方向?”

素问拿起案上的青铜香器,这香器比之前的大型香器小了一圈,鼎身刻着清晰的矩尺纹与太极图,炉底的三个引气口旁还刻着细微的箭头。

“你看这引气口旁的箭头,”

素问指着香器底部,“箭头指向的方向,便是地脉阳气最盛的方位。

使用前,需用圣火灰烬擦拭引气口,激活其聚阳之力;装入香粉后,点燃炭火,念诵道家‘纯阳咒’——咒音要平稳,不能有停顿,待香器鼎身泛出淡金,便说明阳气已汇聚,青烟可净化方圆五丈内的戾毒。”

她说着,便将之前配制好的香粉装入香器,点燃炭火。

待青烟升起,素问双手结出道家“纯阳咒”

的手印,口中念诵咒文:“天地玄宗,万炁本根。

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随着咒音响起,香器鼎身渐渐泛出淡金,青烟从细孔中冒出,不再是寻常的灰白,而是泛着金红,像一条细小的火龙,绕着厅内转了一圈。

厅内原本泛着淡绿的试毒叶,在青烟飘过之后,竟纷纷恢复了嫩绿,连空气中残留的一丝药腥气都被驱散了。

年轻医者们看得目瞪口呆,纷纷围上前,有的询问香器图纸,有的请教香粉配方,还有的拿出纸笔,快记录着“纯阳咒”

的咒文,场面一时热闹非凡。

李御医坐在上,看着这景象,不禁感慨道:“道墨融合,不仅解了汴京疫灾,更给大宋医道开了新局啊!

老夫年轻时,只知墨家机关术能造战车、弩箭,却不知能与医道结合;道家医理虽懂些,却不知能借墨家之力精进。

今日一见,才知‘医道无止境’这句话的真意。”

灵枢闻言,从袖中取出一本线装典籍,正是那本泛黄的《墨道医器录》。

他走到李御医面前,双手递上:“这是墨家传下的医典,内有机关医具的制作方法、草药的特殊炮制之法,还有晚唐时墨瑶祖师与道家玄真先祖合作的医案,记载了他们如何用道墨融合之法治疗当时的‘尸腐疫’。

若太医院不嫌弃,可将其纳入‘道墨医科’的教材,让弟子们知晓道墨医道的渊源。”

李御医双手接过医典,指尖抚过泛黄的书页,感受到纸张上残留的墨香与圣火气息,眼中满是敬佩:“这哪里是嫌弃,这是国宝啊!

老夫定当亲自保管,组织太医院的御医们共同研读,将其中的精华编入教材,让道墨医道在大宋代代相传!”

正厅外的阳光愈炽烈,透过窗棂洒在《墨道医器录》上,书页边缘泛着淡淡的金红,似在呼应厅内医者们的热情。

灵枢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却仍记着袖中青铜符的异动——终南山方向的那丝幽绿,究竟是什么?是水晶棺碎片的余孽死灰复燃,还是又有新的邪祟在暗中滋生?

三、午时兴教传医道

午时的太医院后院,已被收拾成一间临时讲堂。

院墙旁的紫藤花架下,数十张矮桌按五行方位排列,桌上除了《道墨医典》初稿、青铜香器零件与草药样本,还放着墨家特制的“辨药镜”

——这镜子能照出草药中的隐性戾毒,是灵枢特意从墨家古迹秘库中取出,供弟子们学习使用的。

来自各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