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医哲相融探本源残踪缠理撼医基(3 / 5)

加入书签

p>“灵枢先生,素问大夫,”

五行子指着五行区域的草药,声音洪亮,“五行学说讲‘相生相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与中医‘五脏对应五行’的理论完全契合——肺属金、肾属水、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五行失衡则五脏失调。”

灵枢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本《五行医理图谱》,册子用墨家机关纸制作,上面标注着五行与五脏、草药的对应关系:“五行子馆主所言极是!

之前我们遇到一位脾弱的患者,脾属土,土虚则木旺(肝旺),导致患者易怒、消化不良。

我们用土生金(黄芪补肺)、金生水(金银花补肾)、水生木(莲子养肝)的相生之法,再用木克土(艾草疏肝)的相克之法,配合墨家‘五行辨症仪’,半月便让患者恢复健康。”

素问此时正为一位患者诊脉,她用改良的五行脉诊仪检测,仪盘上的五行指针泛着淡红(火盛):“这位先生,您心属火,火盛则心烦、失眠,是五行失衡所致。

我给您开一副水克火的汤药(莲子、百合),再教您一个‘五行调息法’——吸气时默念‘水’,呼气时默念‘火’,配合五行珠转动,每日练习半个时辰,不出五日就能好转。”

患者接过药方,感激地说:“多谢素问大夫!

之前总觉得心烦,吃了很多药都没用,如今知道是五行失衡,终于有办法了!”

可就在这时,火区的干姜突然泛着幽绿,五行子腰间的五行珠也“啪”

地一声断裂,珠子散落在地,泛着诡异的幽绿。

“不好!

是残踪气!”

五行子脸色骤变,捡起一颗珠子,试毒叶一碰,瞬间焦黑,“有人在五行草药中掺了寒戾石,想借五行学说的影响力,扩散残踪气!”

灵枢快步上前,检查火区的干姜,现根部缠着一丝黑色丝线——是隐戾丝,与之前在阴阳法器、墨家石碑上现的一致:“余孽想让百姓以为‘五行医理’失效,从而放弃治疗!

五行子馆主,您组织医者用圣火灰烬净化所有草药;我与素问去检查草药的来源,找出被污染的批次!”

五行子点头,立刻行动;灵枢与素问则前往草药仓库,库内的五行草药已多批泛绿,试毒叶一碰即黑。

“草药在运输时被污染了,”

灵枢语气凝重,“余孽接连在阴阳、墨家、五行哲学动手,就是想全面破坏中医的哲学根基,让医道传承无以为继!”

阳光透过库窗,洒在泛绿的草药上,幽绿与草药的本色交织,如隐藏的危机。

灵枢与素问知道,医学与五行哲学的结合,是中医辨证的核心,他们必须守住这核心,不让余孽得逞。

四、未时天人阁探合一:哲思医践共护生

未时的汴京“天人阁”

,高耸入云,阁顶的观星台能俯瞰整个汴京。

阁内,墙上挂着一幅《天人合一医理图》,图中天空的星辰与地面的人体经络相互连接,形成一张巨大的“天人网”

——这是阁主天机子的心血,他是“天人合一”

哲学的传人,今日要与灵枢、素问探讨这一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应用。

天机子身着星辰图案的长衫,手中握着一台“天人观星仪”

,仪盘上刻着二十八星宿与人体五脏六腑的对应关系:“灵枢先生,素问大夫,‘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黄帝内经》言‘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与医学‘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则完全一致。

比如春季属木,对应肝脏,此时需多吃养肝的草药;夏季属火,对应心脏,需注意防暑降温,这些都是‘天人合一’的医理体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