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医哲相融探本源残踪缠理撼医基(4 / 5)

加入书签

枢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本《天人医案录》,册子用墨家机关纸制作,上面记录着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的病症及治疗方法:“天机子阁主所言极是!

之前在西域,夏季炎热,百姓易患心火过盛之症,我们按‘天人合一’之理,用西域的薄荷、圣火草制作清凉香薰,配合道家‘清心咒’,有效预防了心火病症;在川蜀,冬季潮湿,百姓易患脾湿之症,我们用当地的苍术、干姜煮水,配合墨家‘机关温灸仪’,治愈了很多患者。”

素问此时正站在观星台前,观察星辰的位置,她指着荧惑星(火星)说:“天机子阁主,您看,荧惑星近日异常明亮,对应人体心脏,未来几日汴京患心火病症的百姓可能会增多。

我们可以提前制作清凉香薰,分给百姓,同时在护民医馆增设‘心火诊疗区’,做好预防与治疗准备。”

天机子眼中闪过赞赏,调整观星仪的角度:“素问大夫观察入微!

‘天人合一’不仅是事后治疗,更是事前预防。

我们可以用观星仪预测星辰变化,提前调整医理方案,这正是哲学对医学的指导意义。”

可就在这时,观星仪突然泛着幽绿,仪盘上的星辰图案竟开始扭曲,变成黑色的乱纹。

“不好!

是残踪气!”

天机子脸色骤变,伸手触摸仪盘,指尖传来一阵阴冷,“有人在观星仪中藏了寒戾石,想借‘天人合一’的影响力,传播错误的医理,误导医者!”

灵枢取出青铜符,贴在观星仪上,符面泛着金红,与残踪气相互对抗:“余孽想让百姓对‘天人合一医理’产生怀疑,从而破坏我们的预防工作!

天机子阁主,您用‘天人调和咒’净化观星仪;我与素问去检查阁内的其他观星法器,防止残踪气扩散!”

天机子点头,立刻念起咒文,道袍泛着淡紫,观星仪的幽绿渐渐消退;灵枢与素问则检查其他法器,现多件已被污染,幸好及时净化,未造成医理错误。

灵枢望着恢复正常的观星仪,心中清楚——医学与“天人合一”

哲学的结合,是中医“未病先防”

的关键,余孽想毁了这关键,他们必须守住。

五、申时哲理异象示终南:医哲共鸣显危机

申时的汴京,夕阳将天空染成金红,太极书院、墨家遗迹、五行医馆、天人阁的哲学法器,突然同时泛出金红光芒,如四团火焰在城中亮起——

太极书院的青铜太极图中,阴阳双鱼突然转动,形成一道金红的光柱,指向终南山方向;

墨家遗迹的兼爱碑上,铭文自动光,组成“终南墨哲”

四字,字间泛着金红;

五行医馆的五行珠重新串联,组成“哲藏晶”

三字,字周萦绕着淡金光晕;

天人阁的观星仪投射出星图,星轨快移动,连成“子时终南”

四字,字周泛着金芒。

灵枢、素问、庄玄、墨尘、五行子、天机子齐聚护民医馆前,望着城中四起的金红光晕,神色凝重——所有哲学法器的共鸣,都指向终南山的“医哲秘坛”

,更预示余孽将在今夜子时,夺秘坛中藏的最后一块水晶棺碎片!

“医哲秘坛是晚唐时道、墨、五行、天人四派共同建立的,”

庄玄指着光柱所指方向,声音沉肃,“坛中藏着四派的哲学典籍与墨家的机关秘宝,碎片大概率藏在典籍与秘宝的交汇处!”

墨尘补充道:“我曾在墨家古籍中见载,秘坛的大门需四派哲学法器与墨家机关钥才能开启——道家的太极图(庄玄手中)、墨家的兼爱碑拓片(我手中)、五行的五行珠(五行子手中)、天人的观星仪镜片(天机子手中)、墨家的机关钥(墨工手中)!”

天机子则说:“今夜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