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医护耆老安晚岁残踪缠鬓撼医心(3 / 10)

加入书签

体写着简单步骤,方便老人看清。

墨松正半蹲在地上,调试一台“安神机关枕”

这枕头是棉质的,外层套着可拆洗的粗布套,印着“三星高照”

图案;内部嵌着青铜机关盒,盒里装着艾草、合欢花的干花粉末,还有一个微型齿轮装置,转动枕侧的旋钮,就能控制粉末的释放量与震动频率——顺时针转是增加香气,逆时针转是增强震动。

“灵枢先生,您来看,”

墨松转动旋钮,香气渐渐浓郁,带着安抚人心的暖意,“之前李阿婆失眠半年,每晚睁着眼睛到天亮,用这枕头配合道家‘清心咒’,第一夜就睡了三个时辰,第三夜就能睡安稳,比吃安神药安全多了——安神药吃多了会糊涂,这枕头只会让人睡得香。”

灵枢走上前,袖中青铜符泛着极淡的金红,贴近枕头时,符面金纹与机关盒的纹路瞬间交织,像蛛网般蔓延,带着一丝暖意。

“墨松兄做得好!”

灵枢的声音带着赞赏,“《黄帝内经》言‘老者气血衰,睡眠少’,老人的脏腑像用久了的旧钟,走得慢,用药太猛会伤了根本,这安神枕既能助眠,又没副作用,还能根据老人的喜好调香气,正是‘护老’的要义。”

就在这时,李阿婆在儿媳王氏的搀扶下走进后院。

她年近六旬,头花白,用一根银簪挽着髻,眼神有些浑浊,还时不时揉太阳穴,脚步也有些虚浮。

“素问大夫,”

李阿婆的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像生了锈的风箱,“我总睡不着,记性也差,昨天刚给小宝缝的布扣子,今天就找不到了,是不是得了痴呆症?以后连小宝都认不出了可怎么办?”

素问连忙扶李阿婆坐在铺着棉垫的石凳上,轻轻拍着她的手背安抚:“阿婆别慌,您这是老年健忘,不是痴呆——人老了,脑子像放了很久的书,有些页码记不清了,慢慢翻总能找着。”

说着,她从木架上取来“记忆训练机关盒”

——盒子是胡桃木做的,带着淡淡的木香,内部分成六个小格,每个格子里放着不同的物件(梳子、手帕、铜铃、瓷勺、木梳、布扣),按墨家“记忆唤醒”

原理,老人需记住每个物件的位置,闭上眼睛再按顺序取出,锻炼记忆力;盒子侧面还装着小铃铛,取对一个就会响一声,像在玩游戏。

“您每天玩半个时辰这个盒子,再用安神枕睡觉,记性会慢慢好起来,以后缝扣子再也不会找不到了。”

墨松则取来“助听机关筒”

,筒身是青铜制的,长约六寸,直径一寸,像一根小巧的铜笛;筒身刻着细密的传音孔,能放大声音,还能过滤杂音,适合听力下降的老人;筒尾装着可调节的耳塞,能根据老人的耳道大小调整。

“阿婆,您试试这个,”

墨松将筒口对准李阿婆的耳朵,先调至“轻”

档,“您听听王氏说什么,要是听不清再跟我说。”

王氏立刻凑到助听筒旁,轻声说:“娘,晚上我给您做您爱吃的小米粥,再煮个鸡蛋,您多吃点补补身子。”

李阿婆的眼睛瞬间亮了,像蒙尘的灯被点亮,她拉着王氏的手,声音都带着颤:“太好了!

我终于听清了!

之前总觉得别人说话像蚊子叫,凑得再近也听不清,还以为自己要聋了,以后再也不用让你一遍遍喊了。”

王氏看着婆婆的笑容,眼眶也红了,她对着灵枢与素问深深鞠躬:“多谢各位大夫!

之前带婆婆看了不少医馆,大夫都只说‘老了就这样,没办法’,开的药吃了也没用,现在有了这些器械,婆婆每天都笑,也愿意说话了,我们做儿女的也能放心上班,不用总惦记家里了。”

可就在这时,李阿婆突然按住额头,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