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初三(3 / 5)

加入书签

紧喊“红梅姐”,规规矩矩地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坐下,荣宁宁主动接过搪瓷盆,给每人倒了一杯糖水。

刚喝了两口,申晓光就从兜里掏出鞭炮,晃了晃:“等会儿咱去村头的空场放鞭炮不?我这是‘小窜天猴’,去年放着可响了!”廖光辉立刻附和:“我也去!我爹给我买了‘摔炮’,扔在地上就炸,不用点火,安全!”王明哲撇撇嘴:“就你胆小,窜天猴才有意思,就是得离远点。”几人立刻围着“放什么鞭炮”吵开了,你一言我一语,院子里瞬间热闹起来。

荣玉东见状,把布包往石桌上一倒,“哗啦”一声,弹珠和纸牌撒了一片。五颜六色的弹珠滚得满桌都是,纸牌上印着孙悟空、猪八戒的图案,是孩子们最爱的玩意儿。“别吵了,先玩弹珠!谁赢了,我把这个最大的‘玻璃蛋’给他。”他举起一颗鸽子蛋大的透明弹珠,阳光透过弹珠,在地上投下亮闪闪的光斑。

孩子们立刻住了嘴,凑到桌旁围坐好。荣玉东先划了条线,每人拿出三颗弹珠放在线后,轮流用手指弹。史建涛眼准手稳,一弹就把荣玉东的一颗弹珠撞出了线外,得意地拍着手:“赢了!这颗归我了!”邢成义也加入进来,他虽比几人稍大些,弹珠技巧却没落下,几下就赢了好几颗,还故意让着荣宁宁和廖怀微,把赢来的彩色弹珠塞给他们。廖怀微攥着弹珠,小声说“谢谢成义哥”,荣宁宁则把桂花糕掰成小块,分给每人一块,甜丝丝的桂花味混着糖水的甜,在午后的阳光里格外惬意。

聊到拜年的趣事,史建涛抢着说:“我去我姑家拜年,姑夫给了我个大红包,里面有五块钱!还让我多吃排骨,我一口气吃了四块!”申晓光不服气:“那算啥,我去姥姥家,姥姥给我装了满满一口袋花生糖,还炖了鸡汤,比你排骨香!”王明哲接着说:“我爷爷家有家谱,磕头的时候我磕得最快,爷爷给我的红包比我哥的还大!”

邢成义听着,也说起初二回娘家的事:“我岳父家炖的土鸡,比城里卖的还香,还有我大姨姐家的小子,都会站了,抱着个皮球到处跑。”荣玉东好奇地问:“王家村的拜年规矩和咱村一样不?也要给家谱磕头不?”“都一样,就是他们村王爷爷家的家谱,比咱村的裱得还整齐。”邢成义说着,指了指堂屋的方向,“等明年初一拜年,我带你们去看看。”

几人正聊得兴起,红梅端着一盘刚蒸好的红薯出来,热气腾腾的,甜香扑鼻。“快尝尝,刚从炉子里掏出来的,软乎得很。”孩子们立刻伸手去拿,烫得龇牙咧嘴也舍不得放,咬一口,甜丝丝的红薯肉粘在嘴角,互相指着笑对方是“小花猫”。廖怀微吃得慢,红薯渣粘在下巴上,荣宁宁拿出帕子,轻轻帮她擦干净,两个文静的小家伙靠在一起,小声说着悄悄话。

阳光慢慢西斜,把孩子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史建涛的娘站在院门口喊他回家吃晚饭,他才恋恋不舍地站起来,把弹珠和纸牌塞进兜里:“明天一早,咱还在这儿聚,去村头放鞭炮!”“好!不见不散!”孩子们齐声应着,一个个跟着赶来的家人回家,临走时还不忘把赢来的弹珠揣紧,嘴里念叨着明天的约定。

院子里又恢复了安静,只剩下石桌上没喝完的糖水、散落的红薯皮,还有空气中残留的甜香。邢成义收拾着桌子,红梅抱着邢人汐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离去的方向,笑着说:“还是小时候好,过年最盼着和小伙伴聚在一起。”邢父从堂屋出来,也笑着点头:“可不是嘛,这才是过年该有的热闹劲儿。”

腊月年集暖乡情·初二回娘家(村头嬉闹篇)

天刚蒙蒙亮,院门外就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夹杂着史建涛的大嗓门:“成义!快起床!去村头放鞭炮咯!”

邢成义一骨碌爬起来,抓起新棉袄套上,刚拉开院门,就见史建涛、申晓光他们几个已经在门口蹦蹦跳跳了。申晓光手里拎着个纸包,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