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十大养生食谱(3 / 5)
克: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在汤快好时再加入,能保持营养。
·生姜3片:温中散寒,去腥增香。老姜的效果更好。
具体做法:
1.排骨焯水去血沫,水中可以加些料酒去腥。
2.山药去皮切段,注意要戴手套,否则容易过敏发痒。
3.将排骨、生姜放入砂锅,加水烧开,转小火炖1小时。
4.加入山药再炖30分钟,最后加入枸杞和盐,焖5分钟即可。
适用人群:
特别适合脾胃虚弱、容易疲劳的人。陈老爷子说:"现在的白领工作累,压力大,多喝这个汤能增强体力。我儿子在城里上班,每次回来我都给他做这个汤。"
六、菊花枸杞茶:明目降压代茶饮
七十五岁的退休教师王老师,每天都要泡一壶菊花枸杞茶。"我教书四十年,批改作业无数,视力还能保持1.0,全靠这个茶。"王老师推了推眼镜,得意地说。
配方详解:
·杭白菊10克:散风清热,平肝明目。要选用花朵完整、气味清香的杭白菊。
·枸杞15克: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宁夏产的枸杞颗粒饱满,效果最佳。
·决明子10克:清热明目,润肠通便。要选用颗粒饱满、色泽青绿的决明子。
·冰糖适量:调和药性,改善口感。冰糖的量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具体做法:
1.将所有材料放入茶壶,先用少量热水冲洗一遍。
2.冲入90℃左右的热水,水温太高会破坏有效成分。
3.浸泡5分钟后即可饮用,时间太短味道不够,太久会苦涩。
4.可反复冲泡至味淡,一般可以冲泡3-4次。
饮用时机:
适合长期用眼、血压偏高的人群。王老师建议:"每天上午喝效果最好,晚上就不要喝了,以免影响睡眠。我都是备课的时候泡一壶,既能提神又能护眼。"
七、红豆薏米粥:祛湿消肿佳品
春天梅雨季节,很多人会觉得身体困重,四肢浮肿。这时候,陈老爷子就会推荐红豆薏米粥。"这个方子是我们南方人必备的,"陈老爷子说,"特别是现在人待在空调房里,很少出汗,体内湿气重,这个粥正合适。"
配方详解:
·赤小豆50克:利水消肿,解毒排脓。要选用细长的赤小豆,不是圆形的红豆。
·薏米50克:健脾渗湿,除痹止泻。薏米要先用小火炒至微黄,祛湿效果更好。
·茯苓20克: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茯苓最好研磨成粉,更容易吸收。
·冰糖适量:补中益气,调和药性。冰糖的量要适中,不要太甜。
具体做法:
1.赤小豆和薏米提前浸泡4小时,直到豆粒变软。
2.茯苓研磨成粉备用,可以用料理机打粉。
3.将赤小豆、薏米加水煮粥,先用大火烧开,再转小火。
4.粥成前加入茯苓粉和冰糖,再煮10分钟即可。
现代应用:
这道粥特别适合水肿、湿疹患者。陈老爷子补充道:"我有个亲戚在纺织厂工作,车间潮湿,得了很严重的湿疹,喝了三个月的红豆薏米粥,湿疹就再也没犯过。"
八、桂圆红枣茶:补血安神暖心饮
"这是我女儿坐月子时天天喝的茶,"六十八岁的刘阿姨一边剥着桂圆壳一边说,"现在我也经常喝,睡眠好了,气色也好了。我女儿现在四十多岁,看起来还像三十出头的人。"
配方详解:
·桂圆肉20克: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要选用肉质肥厚、甜度适中的桂圆干。
·红枣10枚: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红枣要去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