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实地考察估价值(2 / 3)

加入书签

也跟在一旁,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可能关乎她心上人未来计划的工厂。

拍完外部环境,三人又走向那两栋大车间。车间大门是敞开的没锁,车间内部空间很高大,里面摆着大大小小的生产用品与用具,放的倒也整齐有序。

江春生对车间的内景,专业化的设施、工具、小设备,都一一进行了拍照。

于永斌在里面走了一圈,边走边摇头:“这些小设备,一看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估计白送都没人敢要。光是改造升级,就是一笔巨大的投入。”

在厂区里转了一圈后,三人回到了面包车上。

关上车门,于永斌并没有启动发动机,而是率先开口,语气肯定:“江老弟,说实话,就我刚才看到的这些厂房、设备,加上那些积压的库存,五万块?不值!远远不值!”

江春生点点头,表示同意:“单看这些,确实不值。但是于老哥,我还是觉得这块地皮,这个位置,是个宝。”

于永斌皱了皱眉:“地皮是好,我刚才也看了,周围商业氛围已经开始起来了。但是老问题,土地国有,禁止买卖,它产生不了你想要的直接的经济效益啊!这些破厂房和设备,两万都不值。有点用的就是这门口的几间门面房。”

江春生似乎早有思考,他说道:“于老哥,我听万厂长介绍过了,这家罐头厂是1978年由一家街办面条厂改扩建成立的。”他顿了顿,指着眼前临街的这一排旧门面房,“你看前面这排房子,现在破破烂烂的,没什么用。但是你想,如果花点钱,把这排房子拆了,沿着街面,盖起一排两三层楼的门面房,全部做成商铺出租或者自己经营。后面这么大的厂区,哪怕暂时不搞生产,就是闲置一段时间,做做仓库,或者等政策更明朗了再做规划,那前景……”

他看向于永斌,问道:“于老哥,你租种子公司那三间门面房,一年多少钱来着?”

“一年一千块。”于永斌脱口而出,随即他猛地反应过来,眼睛微微睁大,“你的意思是……靠出租门面就能回本?但需要先投资啊。”

他很快又冷静下来,摇了摇头:“想法是好的。但是老弟,盖楼不需要钱吗?那又是很大一笔投入。而且,镇里开价五万,摆明了是连厂带这个‘位置’一起算进去的,他们也不傻。我觉得,五万还是高了。除非……”

“除非什么?”江春生追问。

“除非你能找到合适的关系,直接搭上城关镇经济发展办公室的领导,最好是能跟分管工经济的副镇长说上话。”于永斌认真地建议道,“深入了解一下镇上卖掉这个厂子的真实意图、底线价格,只有了解到了最权威、最核心的信息,我们才能判断这事到底有没有操作空间,值不值得干。”

他拍了拍江春生的肩膀,总结道:“这样,你先想办法去摸清镇上的底。如果需要,我也可以托人帮你问问。等拿到了准确消息,我再陪你一起去找李大鹏。这事,光靠我们在这里看和猜,没用。”

江春生仔细品味着于永斌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自己之前的想法还是有些一厢情愿和理想化,于永斌的建议无疑指出了最关键的一步——打通上层关节,获取核心信息。

“于哥,你说得对!”江春生眼中重新燃起斗志,“是我太心急了。接下来,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先想办法接触镇上管事的领导!”

面包车发动,驶离了这片看似陈旧,却又似乎隐藏着无限可能的老厂区。江春生回头,透过车窗,又望了一眼那棵高大的银杏树和斑驳的厂房,心中思索着下一步的行动方向。

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于永斌驾驶着面包车将江春生和朱文沁送回到规划局宿舍,三人一番客气后分手。

朱文沁带着江春生回到家。

客厅里,方桌上已摆好了六菜一汤,菜肴十分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