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太阳初啼了(2 / 6)

加入书签

线圈的位姿,确保其空间位置误差严格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与此同时,其他子系统也在齐头并进。

整个“金乌”装置,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一个钢铁骨架,生长出肌肉、血管和神经,逐渐显现出它庞大而威严的完整形态。

第八十五天,深夜,石毅再次站在指挥部的防爆观察窗前。

窗外,地下洞库灯火通明,环形托卡马克装置已经基本组装完成,矗立在巨大的支架上,无数管道、线缆如同巨龙的血管和神经,缠绕其间,连接着周围密密麻麻的辅助设备。

它还不完美,很多地方还露着线头,打着补丁,用的是临时替代部件。但它已经具备了形态,蕴含着这个国家最顶尖的智慧与汗水。

一名参谋走过来,递给他一份最新的进度报告和来自四九城的加密询问电文。

石毅没有回头,只是抬起手,轻轻接过了文件。他的目光依旧凝视着窗外那个庞然大物,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环形腔室中央,在未来不久,将被点燃的那一团太阳初升般的光华。

“回复军部。”他开口,“‘金乌’总装完毕,请求进行系统联调,准备…点火实验。”

首长亲自回电,只有简短的八个字:“谨慎推进,静候佳音。”字越少,事越大。这八个字背后,所带的压力是巨大的。

鹰嘴崖基地的气氛,在短暂的狂喜之后,迅速沉淀下来,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

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将成千上万个部件组装在一起,只是造出了一具庞大的躯体,能否让它真正“活”过来,发出那一声石破天惊的初啼,取决于接下来更加重要的系统联调与点火实验。

“金乌”工程前线指挥部,墙壁被更多的显示屏占据,上面流动着实时数据、模拟曲线、系统状态拓扑图。

石毅眼中的血丝还未褪去,但他的精神却如同上紧的发条,越来越敏锐。

他主持召开了“金乌”首次全系统联调动员会。

“同志们,‘金乌’的骨架已经立起来了。”石毅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议室,台下是各分系统的负责人、核心技术人员,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兴奋交织的复杂情绪。

“但现在,它还只是个空壳。我们要做的,是给它注入血液(冷却系统)、接通神经(控制系统)、赋予灵魂(等离子体)。

联调阶段,比制造更复杂,比组装更精细,任何一个微小的接口错误、一个参数的设置偏差,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让我们之前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

他身后的巨大屏幕上,打出了联调计划的核心流程:

第一阶段:各子系统独立调试与验收(真空、冷却、电源、控制…)

第二阶段:低温系统与磁体系统联调(降温和超导测试)

第三阶段:全场集成联调(不含等离子体)

第四阶段:首次等离子体放电实验(低功率、短脉冲)

“我们的目标,是在三十天内,完成前三个阶段,为首次放电实验做好准备!”石毅斩钉截铁地定下了时间表,台下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我知道这很难。但我们没有退路。”

石毅的目光扫过全场,“各分系统负责人,立下军令状,按期、按质完成调试任务。遇到问题,一分钟内上报,一小时内拿出分析,二十四小时内必须解决。”

没有讨价还价,只有坚决的执行。会议结束后,整个“金乌”系统如同一个精密的钟表,每一个齿轮都开始高速且精确地运转起来。

真空组首先传来捷报。经过反复的抽真空、检漏、烘烤,巨大的托卡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