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来自台积电的诉讼(1 / 4)

加入书签

雷君抬头正欲回答,却迎上陈天似笑非笑、洞悉一切的目光。

他当即心领神会,笑着说道:

“陈总心中想必早已有了完整谋划,我就不在您面前班门弄斧了,还请您指点。”

陈天并未谦辞。

小米的第一款产品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品牌亮相的开端,更承担着快速抢占用户的任务。

它不能仅仅“物美价廉”,还必须具备足够的创新性和话题性。

最好是一款市场上从未出现过的产品。

而对这个产品,陈天心中已有决断。

“小米的第一款产品,将围绕iPod展开,你听说过‘移动便携电源’吗?”陈天突然发问。

雷君虽没见过这种产品,却听懂了字面意思。

猜想大概是一种类似“便携打气泵”那样可以随时取电的设备,但他脸上仍写满了困惑。

他不理解这有什么实际意义。

谁家里会没有电源?

就算出门,小卖部、商场也到处都能充电吧?

陈天早已预料到他的反应。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人真正定义过“移动电源”。

他记忆中,最早的概念产品要到2001年CES展才会由一个留学生展示,那不过是用几节AA电池拼凑出的简易供电装置。

而现在,2000年才刚过完年,移动电源这个概念还完全属于陈天。

“你想想,我们的iPod和那些用7号电池的MP3不一样,别人的没电了,随时买节新电池就能续上。”

陈天引导着雷君的思绪。

“但iPod用的是内置不可拆卸锂电池,你平时用它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突然没电的尴尬?”

“当然有,”雷君答道:“我办公时喜欢听音乐,经常听到一半就没电了。”

“那你怎么处理?”

“充电啊。”雷君失笑。

“充电器你放在公司?那如果你在家的时候没电了呢?”

“我家里也备了一个……”雷君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陈天嘴巴几次张开又重新闭上,这话题继续不下去了。

但雷君通过这番对话,逐渐理解了陈天构想中这款产品的核心逻辑与潜在市场。

他身为e的负责人,自然可以轻松拥有多个iPod充电器。

无论在家、公司还是出差,都从未真正为iPod电量焦虑过。

但普通用户却完全不同,他们只配有一个充电器。

不是留在家中,就是放在公司,总有一种场景会让人陷入“iPod无电可充”的尴尬。

更重要的是,即便用户随身带着充电器,当他们身处室外。

譬如在商场、车站或路边小店,也很难找到愿意让他们插电充电的地方。

先不说是否方便携带了充电器,即便带了,有多少人愿意开口向陌生店家借电?

而店家又是否乐意让顾客占用插座半小时甚至更久?

雷君越想越觉得这个看似简单的“移动补电”需求,其实切中了一个广泛存在、却长期被忽略的用户痛点。

他眼神逐渐亮了起来,接话道:“我明白了…我们是在卖一种‘随时随地充电’的自由。”

陈天赞许地点了点头:“没错,它的本质不是配件,而是‘安全感’。”

“我们可以把它做得足够小巧,能轻松放进通勤包甚至衣服口袋。”雷君兴奋的说道。

“外观必须简洁好看,电量要足,至少能给iPod充满两三次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